文章详情页
  • 健身人群的营养食谱推荐

      健身现在被很多大众所喜欢,他们去健身的原因跟目的都不一样,有些人是为了增强体质,有些人是为了减肥,健身都可以达到效果,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关于健身的饮食注意原则。

      健美饮食原则:

      1. 补充足够的热能

      人体在维持生命和各种活动时,均需要消耗一定的热能。健美训练更离不开能量的供给。肌肉收缩的动力来源于能量,健美训练时,人体内尤其是骨骼肌肉消耗的能量大大增加。肌肉的生长更是需要摄入充足的热量,因为每增加0.45公斤(约1磅)的肌肉,身体大约需要2500千卡的热量。为了促进肌肉生长,热量摄入必须达到50千卡/kg体重/天以上。以70公斤的男性为例,总热量应该达到3500千卡/天,才能满足肌肉增长所需的足够热量。

      2. 补充足够的碳水化合物

      健美训练时能量主要由糖原提供。补充糖原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训练或比赛前或早餐时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膳食,为训练提供足够的能源做好准备。为了得到良好的训练效果,还须注意在运动前、中、后补充运动饮料健身饮。

      此外,训练后的一餐对健美爱好者来说同样至关重要。摄入适当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将训练形成的肌肉分解供能状态转变为增大肌肉体积的合成状态。不要仅仅摄入简单碳水化合物,因为它们可被快速消化,并使胰岛素的分泌很快达到高峰并迅速回落,造成血糖降低。其副作用就是刺激引起可怕的分解代谢,因为机体为了防止胰岛素水平的快速下降,将分泌另一种激素——胰高血糖素,这种激素可导致分解代谢,破坏肌肉组织。

      所以正确的补充碳水化合物的方法应该是:一日正餐应该补充米饭、馒头等主食、训练前加餐可以安排燕麦粥、香蕉、运动过程中应该及时补充足量的运动饮料如健身饮来保证肌肉生长所需要的足够能量和稳定的胰岛素分泌水平、减少训练中由于糖分供应不足所引起的肌肉分解。

      3. 补充优质蛋白原料

      健美训练是通过“超负荷”引起的“超补偿”从而使肌肉增粗增多的。要想达到“超负荷”必须有足够的能量来源,而做到“超补偿”又必须有丰富的修复材料。健美爱好者推荐的蛋白质摄入量为1.6~2.0克/公斤/天。 乳清蛋白是目前发现的肌肉增长的最佳蛋白质来源,它不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而且其合适的氨基酸组成比其它蛋白质更易于被人体利用,组建成自身的肌肉蛋白。优质的乳清蛋白含有丰富的支链氨基酸,可以更好地促进肌肉生长、防止肌肉分解。同时高端的乳清蛋白产品如蛋白矩阵中还添加了蛋白质含量,可以大大提高乳清蛋白的生物活性、促进乳清蛋白在肌肉细胞中的吸收。

      >>>>相关阅读:健身中常遇到的问题[page]

      4. 促进合成、减少分解

      肌肉蛋白质始终处于更新与破坏的交替过程:新的蛋白质合成,旧的蛋白质分解。蛋白的合成和分解率决定了肌肉块的大小。促合成因子就像粘合剂,将合成肌肉的原材料紧紧地聚集在一起,帮助肌肉强壮增力。

      什么是促合成因子呢?促合成因子就是安全有效的“促合成、抗分解类”运动营养食品。

      常见的促合成因子有肌酸、谷氨酰胺、谷酰胺肽、酪蛋白、卵白蛋白的水解产物(含二肽、三肽、游离氨基酸)、鸟氨酸复合剂(OKG)、支链氨基酸和β-羟基-β-甲基丁酸盐(HMβ)等。肌酸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增肌强力补剂,它不仅能有效增加力量和运动耐力,还能增加肌肉和降低体脂百分比,中国是肌酸的一大产地,所以中国肌酸无论在含量和品质、功效、性价比上都具有独到的优势。在此必须提醒大家的是,肌酸的使用方法要正确,在服用期间需注意同时补糖、补水以及补充蛋白质。

      要科学地摄取以下5组饮食营养:

      五谷杂粮,薯类,豆类(不含大豆)及脂肪少的坚果类 主要供给淀粉,其次供给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同时也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摄取量以适应训练者身体消耗的需要为宜。

      肉,鱼,禽,蛋及大豆类(包括含脂肪较高的坚果类) 主要供给优质蛋白质和脂肪,也供给一部分矿物质和维生素。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所含脂肪的质和量不同。一般来说,植物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较高,动物脂肪含饱和脂肪酸较高(鱼的含脂量较少)。这类食物能够提供优质蛋白质,并以脂肪形式补充必要的能量,故训练者每日膳食中不可缺少,其用量以100--200克为宜,其中动物性食品与大豆类或豆制品最好各占50%。

      蔬菜,水果类 主要可供给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它们能增加膳食的体积,促进肠蠕动,有利于消化、吸收和排泄。能降低胆固醇的分解代谢与排泄(对减轻高胆固醇血症,预防动脉硬化非常有益)。这类食物应以叶菜为主,每日摄入量以0.5公斤左右为宜。

      奶及奶制品 主要可供给优质蛋白,脂肪,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2和钙。

      >>>>推荐阅读:谈如何选择私人教练

      油脂类 主要可供给热能,不饱和脂肪酸和部分脂溶性维生素。虽然动物脂肪完全可以有第二类食物替代,但植物油必不可少,因为它是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又是烹饪的必备辅料。

    2013-08-19 16: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