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中暑可吃三九

    中暑了,喝点三九胃泰?听着有点怪。可真有人这么干。大中午太阳底下站久了,脑袋发晕,恶心反胃,腿软得像踩棉花。旁边人递来一瓶冰镇的三九胃泰,咕咚灌下去,凉快倒是凉快了,可这玩意儿……不是治胃疼的吗?

    管它呢,先舒服一秒是一秒。人一难受,就容易乱来。小时候村里老人说,中暑喝藿香正气水最灵......那味儿冲得人直咧嘴,但喝完确实出一身汗,缓过劲儿来了.可现在年轻人不爱这个,嫌苦嫌土。反倒把一些老牌子当成“全能饮料”用。三九胃泰,包装红红的,摆在便利店冷柜里,看着像功能饮料。有人图个凉快,顺手拿一瓶,结果越喝越迷糊。

    中暑本质是体温调节失常.身体热得散不出去,核心温度往上飙.轻的头晕、出汗多、心跳快;重的抽搐、昏迷,甚至器官衰竭。这时候第1反应该是降温 补水 通风。躺阴凉地儿,脱外套,扇风,喝点淡盐水。要是人已经不清醒了,得赶紧送医院......这些事,三九胃泰可帮不上忙。

    但它为啥会被扯进来?可能因为名字里有个“九”,听着像中药,有“解毒”“清热”的感觉。再加上广告词老提“胃胀、胃痛、消化不良”,有些人就觉得——我中暑也恶心啊,不也是消化系统不舒服吗?逻辑就这么歪打正着接上了。

    其实三九胃泰主要成分是党参 陈皮、白芍、茯苓这些,偏温补,调理脾胃虚弱。你要是本身胃寒、饭后胀气,喝点或许有用。可中暑大多是热证,体内火旺,再往里加点温补的药,等于往火堆里扔柴。尤其那种高温高湿环境下暴晒后中招的人,本来就是热邪入体,你还给他补气健脾?越补越堵,越堵越热。

    见过一个工地大哥,下午两点晕倒在脚手架旁。工友慌了神,掐人中 喂糖水,还开了瓶三九胃泰往他嘴里倒。人没醒,反而开始呕吐。送到卫生所,医生一听经过直摇头:“这是中暑,又不是胃病!你们这是添乱.”

    也不是说喝了就一定出大事。多数人顶多觉得没用,或者肚子不舒服。可问题就在于,耽误时间.以为喝点什么就能扛过去,结果错过处理窗口。等意识到不对,已经迟了.

    更离谱的是,有些小卖部干脆把三九胃泰和藿香正气水分开放在“防暑专区”。标签一贴,顾客一看,红罐绿盒,好像真是标配.没人细看成分,也没人问原理。买的人多了,就成了“常识”。

    城市里还好,信息多,提醒多。马路上都有电子屏写着“高温预警”。可郊区、乡镇、田间地头,这类误解特别普遍。老人带孩子出门赶集,中了暑,回家翻箱倒柜找“降火”的药。板蓝根、牛黄解毒片、三九胃泰轮着上。孩子本就没食欲,再被一堆药糊弄,肠胃更乱.

    真正靠谱的防暑办法其实简单:避开高温时段外出,戴帽子穿浅色衣服,随身带水杯,别等渴了再喝。工作环境允许的话,定时进阴凉处休息.饮食清淡些,少油少辣,多吃瓜果蔬菜。这些话老生常谈,可偏偏最容易被忽略.

    说到喝水,也不是矿泉水越多越好。大量出汗后光喝白水,可能引发低钠血症,也就是“水中毒”。加点盐,或者喝点含电解质的饮品......运动饮料可以凑合,但别选糖分太高的.家里煮点绿豆汤,放点薄荷,既解暑又不伤身.

    要是真中暑了,别迷信偏方。物理降温最直接:冷水擦身 冰袋敷腋下和脖子两侧、风扇对着吹。意识清醒的话,小口喝淡盐水。身边人别慌,保持通风,解开衣物。情况不见好,立刻就医.路上可以继续降温措施。

    三九胃泰不是毒药,但它不该出现在中暑急救包里。就像感冒了不能靠止痛片治一样,对症才是关键。药不对症,轻则无效,重则坏事......你以为你在救人,其实在拖后腿。

    有时候想想,这类误会背后是啥?是对医学知识的模糊,是对药品功能的想当然.一个药名听起来“正气”“清热”,就被当成全能钥匙。商家不澄清,大众不追问,误用就一代传一代。

    前阵子听说还有人拿风油精涂太阳穴治高血压。理由是“凉飕飕的,肯定降压”。这跟拿三九胃泰治中暑,本质上是一回事——靠感觉用药,而不是靠科学判断。

    天气越来越热,极端高温年年刷新纪录.中暑风险实实在在摆着.咱们得把那些似是而非的老说法捋清楚。别让一瓶凉饮料,成了压垮健康的最后一根稻草。

    话说回来,三九胃泰放在冰箱里确实挺爽口。夏天开饭前喝一小口,胃口好像真开了那么一点。可这跟治病没关系。解馋可以,救命就算了。

    人一热就容易犯糊涂。脑子发热,行为也跟着发热。越是这种时候,越得冷静!别看见红色瓶子就当救星。该喝水时喝水,该吃药时看说明书,该去医院时别磨蹭。

    命只有一条。别为了一时痛快,换来长久麻烦。

    上面这些就是关于文章“中暑可吃三九”的简单介绍。祝你身体健康!记得多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身体自然会更棒.健康小贴士:每周抽时间去户外走走,呼吸新鲜空气。

    2025-10-24 14:44:47

成人发热待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