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中暑,这事真不能马虎。大太阳底下玩一会儿,回来脸通红,蔫了吧唧的,喝水也不积极.你心里一紧,是不是中暑了?其实小孩比大人更容易中暑,汗腺没发育好,体温调节差,一热就容易出事。
屋里开着空调,但老人总说“孩子吹不得”,结果门窗关得严严实实。空气不流通,温度慢慢往上爬。宝宝穿着长袖睡袋,额头上全是汗,小脸发烫。你摸他脖子,黏糊糊的.这时候别等了,赶紧处理。
先把孩子抱到阴凉地方。树荫下也行,楼道里也行,只要凉快就行。脱掉外衣,别捂着。拿湿毛巾擦脖子、腋下 手腕内侧。这些地方血管靠近皮肤,降温快.不要用冰水,太刺激。常温水就行,一点点擦......
宝宝要是还清醒,能喝水,就喂点淡盐水。家里没有盐水?一点盐加在温水里搅匀就行。别太咸,不然伤胃。也可以喝稀释的果汁,橙汁兑一半水,补点电解质.但别给碳酸饮料,越喝越脱水!
有时候宝宝会吐。一喂水就吐,喷那种。别慌,让他侧躺,头偏一边,防止呛到。吐完歇十分钟再少量喂。一次几小勺,慢慢来。要是连续吐三四次,人越来越没精神,就得准备去医院了。
最怕的是高烧不退。体温飙到39度上面,宝宝眼神发直,叫他也不理。手脚反而发凉,这是身体失控了。这种时候不能再拖,马上送医。路上车窗开条缝,吹点自然风。别把空调对着孩子猛吹,冷热交替更危险.
前几天邻居家小孩就是这样。奶奶带去菜市场,路上太阳毒,孩子一直哭,以为是饿了.回家才发现不对劲,嘴唇发紫,叫医生来看已经晚了。还好及时转院,不然……
预防永远比抢救重要。夏天出门避开十点到四点。非得出门?帽子戴上,遮阳伞撑起。婴儿车挂个小风扇,网上那种电池款的,便宜又实用......衣服选浅色 宽松、棉麻材质。深色吸热,贴身上像个小火炉。
家里如果没空调,电扇得对着墙吹,制造空气流动。别直吹宝宝脸。地上洒点水,蒸发能降温。中午那会儿别让孩子剧烈活动。跑跳几分钟,体温升得飞快。
有次我见小区几个小孩追着球满地跑,脸都晒成了番茄。家长在旁边聊天,笑呵呵的。我说这天太热,歇会儿吧。人家摆手,“小孩子火力壮,不怕”。这话听过太多遍了。可火力壮不是抗热能力强啊!
宝宝中暑后恢复期也得小心。即使退烧了,也别急着让他疯玩。体内机能还在调整。饮食清淡些,粥 面条、蒸蛋,别吃油炸的。观察两三天,看有没有反复发烧 嗜睡的情况.
还有种情况容易被忽略:车内中暑。下车买东西,想着就几分钟,把孩子留在车里。可你知道吗?阳光直射下,车内温度二十分钟就能升到五十度。窗户关着,像个烤箱。曾经有新闻,父母忘了孩子在车里,等想起来人已经不行了……这种悲剧真的太多了。
不管多短时间,别把孩子单独留在车里。哪怕外面下雨,哪怕车停在树荫下。意外往往发生在“就一会儿”的念头里。
宝宝中暑不是小事。轻的可能只是出汗多 头晕,重的会影响脑部供氧。以前觉得中暑就是“热到了”,喝点水就好了。现在知道,它其实是身体发出的红色警报。
你看那些小动物,天热就躲在树根底下,一动不动。它们懂休息。人有时候反而不懂。总想着“再玩会儿”“再走一段”。可孩子的身体不会说话,只能用症状告诉你:我撑不住了。
啊,看到宝宝脸色不对,动作迟缓,别问“还能不能走”。直接停下,找阴凉,检查体温。宁可多管,别嫌麻烦。毕竟他们不会说“妈妈我快不行了”,只会哼一声,然后倒在你怀里。
对了,绿豆汤可以煮点备用。不是速效,但清热解暑,宝宝一般也爱喝。加点莲子,别太甜......冰箱里拿出来放一会儿再喝,太冰伤脾胃。
还有老话说“心静自然凉”。虽然听着玄,但宝宝情绪平稳时,呼吸均匀,耗氧少,确实不容易过热。吵闹哭叫时体温上升快。尽量让环境安静,别刺激他。
最后提醒一句:体温计要常备.电子的那种,夹腋下十几秒就有数。别靠手感估。大人觉得“有点热”,可能对孩子来说已经是高烧。
防中暑不靠运气。细心 提前准备、果断应对——这才是关键。别等出事才后悔。
文章《“宝宝中暑怎么破”》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你每天起床都精神满满,胃口好,身体棒。饮食要清淡一点,太油腻对身体不好。健康小提示:别总坐着,多起来走动走动,对身体有好处。
2025-10-24 14: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