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气压损伤性中耳炎耳鸣

    耳朵嗡嗡响,像有只蜜蜂钻进去出不来。有时候是左边,有时候右边,多数时候两边一起叫唤。早上醒来第1件事不是睁眼,而是听自己脑袋里有没有动静。气压一变,比如坐电梯往下掉那几秒,耳朵就猛地一沉,接着耳鸣加重,像是有人往耳道里塞了团棉花,又闷又胀。

    中耳炎?医生说是气压伤引起的。坐飞机、潜水 爬山,耳朵没调好压力,鼓膜内外不平衡,中耳腔积液。液体堵着,声音传不进去也出不来。听别人说话像隔着毛玻璃,自己的声音却特别大,像在桶里讲话。更烦的是那个响——高频的、低频的 忽远忽近的,像老收音机没信号时的杂音.

    试过捏鼻子鼓气。就是闭着嘴,捏住鼻孔,用力把气往耳朵方向推。有人说这能打开咽鼓管,让中耳通气.做了一周,耳朵“啪”地响了一下,以为好了。结果第2天,耳鸣卷土重来,还多了点闷痛.后来才知道,太用力反而可能把鼻腔细菌吹进中耳,引发感染。得不偿失。

    吃药。开了些活血的 消炎的 改善微循环的。药片五颜六色,一天三次,饭后吞。吃了一个月,耳鸣没轻,倒是胃有点不舒服。医生说这病恢复慢,得耐心。可谁受得了每天脑袋里放噪音?睡不着,注意力散,开会时同事讲话像从水底下冒上来,听得断断续续。

    有人建议用耳机听白噪音盖过去!试了,雨声、海浪、风扇声……听着听着更焦虑。因为越专注去听背景音,就越意识到耳鸣的存在。就像盯着墙上的小黑点,本来没注意,一看就忘不掉.耳朵也一样,你越想让它安静,它越闹腾......

    天气变化特别明显.阴天、下雨前,空气湿度大,气压低,耳朵像被无形的手压住。有次坐高铁进隧道,车厢气压突变,右耳“咚”地一震,接着整条线路都响起来。邻座小姑娘看我捂耳朵,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事,其实心里发慌。

    运动后有时会好一点。跑步出汗,全身热起来,耳朵好像通了些。但也不能太剧烈,跳绳跳几下,头一低一抬,耳压变化大,反而嗡得更厉害。游泳彻底不敢了,怕水进耳朵,怕中耳再发炎。以前喜欢潜水,现在连浴室洗澡都担心水灌进去.

    吃饭也开始讲究。咸的少吃,盐分高容易水肿,耳朵本来就积水,再肿更堵。咖啡也减量,听说咖啡因会让神经兴奋,耳鸣加重。朋友聚餐喝啤酒,别人喝三瓶,我半杯就停.不是装健康,是真怕耳朵报复。

    最难受的是没人理解。你说耳朵响,别人说“忍忍就过去了”。可这不是疼,是持续不断的干扰。看书看不进,开车走神,半夜醒过来,第1反应是听那声音还在不在。有时候静得可怕,反而更清楚地听见它——像电流,像蝉叫,像远处电焊打火......

    中医试过。扎针,耳朵边上扎几根,头皮也扎。第1次针下去,感觉一股热流窜到耳道,挺神奇。连着去了十次,中间有两天几乎听不见了,以为要好了。结果一场感冒,鼻塞,耳朵又堵上,耳鸣原地复活。中药熬了一大锅,黑乎乎的,喝完舌头发麻,效果嘛……说不清.

    生活只能慢慢调。枕头垫高点,睡觉不压患侧耳朵......空调别直吹头,冷风刺激血管收缩,耳朵供血差。手机音量调低,耳机基本不用,免得再伤听力.家里安静,反而更容易注意到耳鸣,于是白天故意开电视,放点新闻或音乐,分散注意力。

    有时候想,这病是不是跟情绪有关.压力大那阵子,耳鸣特别严重。项目赶工,连续熬夜,第3天耳朵就开始叫。后来请假休息一周,吃得清淡,睡够八小时,声音确实弱了些。但只要一忙起来,它又回来,像提醒你:别忘了我。

    也遇到过类似的人。地铁上听两个大妈聊天,一个说“耳朵空响,像风吹电线”,另一个接“我那是‘滋滋’声,下雨天特别吵”......原来不止我这样。但她们都说“年纪大了,就这样”,可我才三十出头。医生也没明确说能不能痊愈,只说“尽量避免诱因,慢慢恢复”。

    现在的状态是:耳鸣没消失,但学会了共处!它在那儿,我知道,但不去盯它.像窗外持续的小雨,一开始烦,听久了也就那样。偶尔哪天特别安静,甚至会觉得少了点什么。也许这就是适应。

    不能飞,不敢潜,坐车过隧道提前嚼口香糖,让耳朵有机会调节压力.随身带瓶水,感觉耳朵闷就喝一口,顺便做几次吞咽动作!这些小动作,成了日常仪式。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彻底清静。但至少现在,能工作,能聊天,能听歌。虽然声音有点失真,但没全丢。比起完全听不见,这点响,或许也算一种活着的证明......

    ,有啥不懂的尽管问小编。   走路带风,精神头儿要足。   身体一年比一年壮实。   坚持健康生活很重要。   小提醒:多喝水,喝够水,代谢才顺畅.

    2025-10-13 08: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