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一疼,就晓得不对劲了!早上起来咽口水像吞刀片,咳两声胸口都震得慌。医生说是急性咽炎,别剧烈活动,别吹风,别吃辣。话是听了,可人哪能说停就停?生活推着走,工作催着跑,昨天还跑了三公里,边跑边咳,肺里像塞了团棉花,喘不上气!
其实也不是非跑不可。就是闲不住。坐办公室一整天,脖子僵,肩膀硬,脑子也混。动一动,出点汗,好像能把浊气排出去。可这回不一样。脚刚迈开步子,喉咙就开始抗议。每吸一口气,冷风直往深处钻,刺啦刺啦地刮。想慢下来,腿却不听使唤,惯性带着往前冲。跑到一半,干脆停下,扶着路灯干呕,没吐出东西,只有一口黏痰带血丝。
吓了一跳。但也没太当回事。以前感冒也这样,扛两天就好了。结果第3天,发烧了.体温计一量,三十八度五。头重脚轻,耳朵嗡嗡响,说话声音发飘。躺床上,被子裹紧,还是冷.喝热水,出汗,汗一停又冷。这时候才想起那句“避免剧烈运动”——早干嘛去了?
咽炎这玩意儿,看着小,真上身了挺磨人。不是那种炸裂的痛,是持续的、钝的 藏在深处的痒和烧。吞东西时最明显,像有根细铁丝卡在喉咙中间!喝水缓解一秒,下一秒又回来。说话多了,声音哑得不像自己。朋友发微信问:“你咋了,感冒?”回一句“咽炎”,就不想再打字了。
有人劝我歇几天。道理都懂.可一歇,事情堆上来,节奏乱了。总觉得动一动能好得快些。于是又去散步,戴着口罩,走得慢,呼吸还是不顺。公园里老头老太太遛狗的遛狗,打太极的打太极,一个个精神得很。我走几步就得停,喘口气,抬头看天,灰蒙蒙的,云层压得低,像我的情绪。
医生说得对。炎症期间身体在打仗。免疫系统调兵遣将,全往咽喉处调资源......这时候还去跑步 举铁 高强度训练,等于背后捅自己一刀.心脏负荷加大,氧气需求上升,呼吸加深加快,冷空气反复刺激病灶——这不是康复,是添乱。
但人总高估自己.总觉得“我还能撑”“再坚持一下”。年轻嘛,恢复快。可身体不是机器,修不了立马重启。它会记仇。这次硬扛过去,下次可能更狠地报复。前年有过一次支气管炎,也是边咳边打球,结果拖成慢性,一换季就咳,反反复复.
这次算是教训.第4天彻底躺平。不走,不说,不吃刺激的。清汤面,蒸蛋,温水小口喝.药按时吃,雾化做两次。奇怪的是,不动反而睡得香。夜里不再醒三四回,早晨醒来,喉咙居然松了点。第5天,烧退了,咳少了。第六天,能小声哼歌了。
回想那几天的运动,真是蠢。不是运动不好,是时候不对。身体亮红灯了还踩油门,图啥?有人说“轻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恢复”,这话搁平时没错。可急性期——尤其是伴有发热 咳嗽 乏力——再轻的运动都是负担。肌肉需要氧,心肺要供血,而这些资源本该优先供给免疫系统。
也有例外。比如有些人症状轻微,只是轻微咽痛,没发烧,精神好,散个步或许无妨。但一旦出现明显不适,还硬撑,那就是自虐......我不是医生,但常识告诉我:疼就是信号,烧就是警告,咳就是拦截。别装没事人。
现在好了些,但不敢大意。走路慢慢来,说话轻轻讲.偶尔想活动筋骨,就在屋里原地踏步,十分钟后停下,观察反应.没不适,才敢多走几步。以前觉得“养生”是中老年话题,现在明白,那是身体自救。
还发现一件事:情绪和炎症好像有关系。那几天特别烦躁,看什么都不顺眼,一点小事就想发火。后来查资料,说炎症因子会影响神经系统,可能情绪波动。难怪。身体在发炎,脑子也不清净。运动时的冲动,也许不只是“想锻炼”,而是焦虑在作祟——怕掉队,怕懒惰,怕失去控制。
啊,生病不是软弱......停下来不是失败。让身体休战几天,是为了以后走得更稳。咽炎会好,咳嗽会停,力气会回来。但前提是——别跟自己过不去。
上次路过健身房,看见里面一群人挥汗如雨,跑步机上的数字跳得飞快.我没进去。站在门口看了几秒,转身走了。风吹过来,脖子里一凉,立刻把围巾拉高.喉咙还在,得护着点。
看了上面的“急性咽炎期运动严重”文章,希望你能每天醒来精神好,不觉得累.作息规律了,身体自然就舒服。小提醒:饮食清淡点,肠胃轻松,身体更轻快。
2025-09-29 08: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