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反流,喉咙突然发紧.那种感觉,像有人从胃里往上推一团热油,慢慢爬到嗓子眼。咽炎?可能早就有了,只是没注意。直到某天早上醒来,吞口水都疼,才意识到——坏了。
这病来得不讲理.前一晚吃辣锅,啤酒喝到一半,笑得太大声,结果半夜呛醒。喉咙干得像砂纸搓过。照镜子看,舌根那块红得发亮,扁桃体肿了?不确定。反正不舒服,特别那种持续的灼烧感,白天好点,晚上加重。躺下更糟,一平卧,胃里的东西就往喉部顶。医生说是反流性咽炎,不是普通感冒。
药吃了。白色的药片,一天两次,饭前.还有一种蓝色小药丸,说是遏制胃酸。吃了一周,症状减了些,但没彻底走。有时候吃完饭打嗝,带着一股酸味,直冲鼻腔。尴尬。同事问:“你是不是胃不好?”点点头,又不想多解释。
饮食开始调整。咖啡戒了,茶也少喝。辛辣 油腻 甜食统统靠边站。火锅?想都别想。最难受是应酬,桌上全是重口味菜,别人吃得香,自己夹两筷子青菜,还得假装满足。朋友劝:“偶尔一次没事。”可身体知道,一次就够它闹腾好几天。
睡觉也成了问题。枕头垫高,买个楔形枕,听说有用。试了几天,脖子反而酸。后来干脆用两个枕头摞着,歪着睡.效果一般!半夜还是容易醒,喉咙发痒,咳几声,越咳越难受。有次咳得厉害,邻居敲墙抗议......挺无奈的。
声音也开始出问题。讲课的时候,老师嗓音哑了,学生听不清。开会发言,说到一半卡住,清嗓子,再继续。录音回放一听,嘶哑得像老收音机。这才发现,声带可能被酸腐蚀了......慢性刺激,长期下去不是办法。
查资料看到,这种反流叫“沉默性反流”。没有明显胃痛,主要伤喉咙。很多人误以为是慢性咽炎,一直治嗓子,不管胃,结果反复发作。原来如此。难怪以前含片 喷雾、中药汤剂轮着上,都没痊愈。
开始注意吃饭节奏。以前狼吞虎咽,现在强迫自己慢点。一口嚼十几下,细嚼慢咽。饭后不马上坐,溜达十分钟。晚上八点后不再进食。睡前三小时不吃东西,哪怕饿,也忍着。刚开始难熬,肚子咕咕叫,翻来覆去!后来习惯了,饥饿感反而减轻。
情绪也有影响。压力大时,症状明显加重。项目赶工那几天,连续熬夜,喉咙立刻发炎。不是巧合.紧张时胃酸分泌多,贲门松弛,更容易反流。心理和身体,搅在一起,分不清谁先谁后。
运动试过。快走、慢跑,每周三次。出汗之后,感觉胃舒服些。但剧烈运动不行,深蹲 仰卧起坐,一做就反酸.瑜伽倒是合适,尤其是猫牛式,轻柔活动腹部,帮助消化。有个动作叫“婴儿式”,趴着,额头贴地,据说能缓解反流......试了试,做完确实轻松点。
体重降了五斤。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症状跟着改善。内脏脂肪少,腹压降低,胃不容易被挤压。胖人更容易反流,这话有点道理。
中药也碰过。亲戚介绍的方子,草药熬一大碗,黑乎乎的,味道怪。喝了三天,胃更不舒服,停了.不敢乱试。偏方太多,听着有理,用起来未必安全。
空气太干也不行.冬天开暖气,室内湿度降到30%,喉咙干得冒烟。买了加湿器,放在床头。夜里呼吸顺畅些。早晨醒来,嘴里没那么黏腻。
最怕的是复发.明明好了两周,一顿烧烤下肚,第2天喉咙又堵.悔啊。但也没法彻底杜绝社交饮食。生活总得继续,不能活成医院病房.
有时候想,这病是不是一辈子的事?控制得住,但难根除.就像天气,阴晴不定,只能准备伞.随身带瓶水,少吃多餐,避免过饱。说话多了喉咙累,就闭嘴休息。学会跟身体妥协。
医生说,多数人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能稳定。手术?极少需要。除非严重食管损伤。目前还没到那步.定期复查,看看咽喉有没有慢性病变。毕竟长期刺激,谁也不敢保证**安全。
话说回来,现代人吃饭太快,压力太大,躺着刷手机,哪样不是在帮倒忙?胃本不该承受这么多。它只是想好好工作,消化食物,结果被各种习惯逼得反常运作。
喉咙还在隐隐作痛。今天吃了点蒸蛋,清淡。午饭后走了二十分钟。傍晚风凉,吹得舒服.希望今晚能睡个安稳觉。至少,别再被酸水呛醒.
身体的事,急不得。好了几天,坏了几天,反反复复。像潮水,退了还会涨。只能慢慢磨,一点点改习惯。哪天不小心,又回到老路。但至少,现在知道哪里错了。
以前觉得嗓子疼就是感冒,扛两天就好。现在明白,有些痛,是身体在报警。胃在喊,喉咙替它受罪。听得懂的人,早调整.听不懂的,继续咳下去。
窗外下雨了。空气湿润,或许今晚会好过些。
这就是关于“胃酸反流急性咽炎”的全部内容。 希望你每天都能吃上热乎的饭菜。 营养要搭配好。 身体有劲,做事才不累。 小提醒:少喝冰的。 不然肠胃会闹脾气。
2025-09-29 1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