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里头,像是被小刀片刮过。不是外面疼,是里头,咽口水的时候特别明显,一吞就揪着疼。有时候连带耳朵也跟着不舒服,说不上来具体哪儿,就是耳根子后头那块,隐隐地扯着。
急性咽炎嘛,名字听着挺正式,其实很多人得过。感冒之后,嗓子先干,然后开始痒,接着就疼了.一开始可能只是清嗓子,后来连喝水都费劲。不是扁桃体肿大那种堵住的感觉,是整个咽喉通道发烫、发紧,像塞了团热棉花.
吃饭?别提了......吃软的还行,稍微硬点的,比如馒头边角,划过去就像砂纸磨伤口.有人形容像吞玻璃渣,夸张是夸张了点,但那种刺痛感,真不假.尤其是早晨起床,一夜没喝水,嗓子干得冒烟,第1口唾沫下去,都能“咯噔”一下。
可它偏偏又不是一直疼.有时候坐那儿不动,好像好点了;一说话,特别是大声讲几句,立刻又火烧火燎。冷空气吸进去,也刺激。冬天骑电动车,风往嘴里灌,那一瞬间,整个人都缩起来。
小孩更难熬.不会说清楚,就哭闹,不肯吃奶,喝两口就推开,小脸涨红。家长一看,嗓子红得厉害,有时还低烧,心里直打鼓。可又不像肺炎那么吓人,就是烦,反反复复。
还有种怪现象——鼻涕倒流.躺下睡觉时,鼻腔里的分泌物往喉咙后面滴,黏糊糊的,刺激得咳嗽不停。咳完更疼,睡不好,第2天更没精神。恶性循环......
重点来了:疼痛的位置,主要在咽喉后壁。张嘴照镜子,压舌头,能看到的地方,红、肿,血管扩张,像撒了一层红网......有些人会看到滤泡增生,一个个小疙瘩,密密麻麻,那是淋巴组织在抵抗病毒或细菌。
但注意,并不是所有人都一样.有的人疼在正中间,像一根线从喉咙拉到胸口;有的偏一侧,容易误以为是扁桃体问题;还有的说不清位置,就是“整个嗓子都不对劲”。
讲话多了加重。老师 销售 客服这类职业,中招后特别遭罪。本来一天要说几百句话,现在每说一个字都像在撕伤口.清嗓成习惯动作,越清越肿,越肿越清,停不下来。
喝水能缓解,但治不了本。温水好,太烫反而伤黏膜,太凉又刺激.有人图快,含薄荷糖,刚开始凉丝丝舒服,过会儿更干更疼。冰可乐也不行,气泡往上顶,摩擦炎症面,难受.
抽烟的人更惨。明知不该抽,可瘾上来,忍不住来一口!那一口烟雾下去,喉咙直接炸开,火辣辣的,半天缓不过来。劝他戒?等好了再说吧——可哪次不是好了就忘了疼。
空气干燥也是帮凶!北方冬天暖气足,屋里湿度不到30%,嗓子整天像晒在沙漠里。加湿器有用,但不是全能。开着机器,湿度上去了,可要是病已经来了,照样疼。
最怕的是继发感染。一开始是病毒性的,过几天细菌混进来,化脓了。这时候不只是疼,还可能发烧,全身发软。扁桃体上出现黄白色脓点,吞东西像在过刀山。
治疗上,轻的靠休息 多喝水 清淡饮食.重一点,医生可能会开点药,比如消炎的 含片之类的。但药不能乱吃,尤其抗生素,不是所有咽炎都管用。滥用反而让身体耐药,下次真需要时就不灵了。
别小看这个病。看着是“小毛病”,可疼起来影响生活.上班没法集中,吃饭像受刑,睡觉断断续续。有慢性咽炎底子的人,这次急性发作,恢复也慢......旧伤未愈,新痛又来,来回折腾。
奇怪的是,有时候脖子淋巴结也肿。下颌角那儿一摸,有个小疙瘩,按着疼。这是免疫系统在打仗,反应到了附近区域。不算严重,但让人更心慌,总担心是不是别的问题。
说话声音也会变。原本清亮的嗓音,变得沙哑 低沉,像被人掐住脖子。不是声带出事,是喉咙肿胀,气流通过时受阻。别人听出来:“你感冒了吧?”其实还没发烧,只是嗓子先扛不住了。
恢复期也麻烦。表面不疼了,可总觉得喉咙有异物感,清不清,咽不下.其实是炎症消退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黏膜还在修复。可人主观上不舒服,老觉得“没好利索”。
预防?说到底还是免疫力。熬夜 疲劳 情绪差,都给病毒可乘之机。季节交替时,忽冷忽热,穿衣服跟不上变化,最容易中招。戴口罩有用,不只是防新冠,也能挡灰尘、冷空气,减少对咽喉的直接刺激!
最后提醒一句:如果疼得厉害,持续超过一周,或者发烧不退 呼吸困难,别自己扛.及时看看,别把小问题拖大......喉咙这地方,牵连多,不能马虎。
但大多数时候,急性咽炎就是一阵风,来得猛,去得也快。疼归疼,忍几天,注意休息,多数能自愈.关键别作,少说话、别吃辣 不抽烟、多喝水。就这么简单,可偏偏很多人做不到。
等到哪天终于能大口喝热水不再皱眉,才算真正缓过来。那时候才明白,原来平平常常吞一口水,也是一种福气.
,开开心心地过日子,多了解一些“急性咽炎哪个地方疼痛”的健康知识,这样更能预防疾病!愿你每天都有好心情,笑口常开,身体也越来越棒.俗话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健康小提示:别熬夜太晚,该休息时就休息。
2025-09-30 04:2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