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5岁儿童中耳炎

    中耳炎。五岁小孩,耳朵疼,晚上哭。大人急得团团转,孩子一摸耳朵就喊痛,吃饭也不香,睡觉翻来覆去。有时候还发烧,体温三十八度多,脸蛋红红的,像个小苹果.

    耳朵里头有炎症......不是外面,是中间那块儿。鼓膜后边,本来应该干干净净,现在发炎了,积液,压力大。孩子说“耳朵堵住啦”,像坐飞机下降时那种闷胀感。可他才五岁,哪坐过几次飞机?就是不舒服,老抓耳朵,揉,拍,甚至拿小拳头砸脑袋侧面,大人看着心疼。

    医生看了看耳道,拿个小镜子照。说:“鼓膜红了,有点膨出!”没化脓,暂时不用打针。开了药,一种是口服的,粉红色液体,甜的,孩子勉强喝下去.另一种是滴耳朵的,凉凉的,滴进去要侧头三分钟,不能动。孩子不配合,挣扎,药水流出来一半,白忙.

    家里老人说:“是不是洗头进水了?”有人讲:“穿堂风灌耳朵,着凉了。”还有人提:“上回感冒没好利索,拖成中耳炎.”

    其实吧,小孩中耳炎,很多时候跟感冒有关。鼻咽部有个叫咽鼓管的东西,连着耳朵和鼻子。小孩子这根管子短 平 宽,细菌病毒容易倒灌进去......一感冒,鼻涕多,擤得猛,或者躺着喝奶,奶水反流,都可能把病菌带进去。耳朵就成了“重灾区”。

    孩子最近确实感冒了。流黄鼻涕,咳了几天!当时以为快好了,结果耳朵开始闹脾气。这下明白——前面那场感冒根本没走干净,偷偷转移阵地了。

    吃药第3天,烧退了。耳朵还是不舒服,但孩子能玩了,蹲地上搭积木,嘴里哼歌。家长松口气,觉得快好了。可到了第5天,突然又发烧,耳朵更痛,连带牙床都跟着麻......赶紧再去看。

    这次医生说:“可能有积液,甚至轻微化脓。”换了抗生素,更强一点的。叮嘱:别让孩子用力擤鼻涕,一次只能轻轻擤一边;喝水要勤,稀释分泌物;睡觉枕头垫高些,帮助引流。

    家里的空气有点干.开了加湿器,嗡嗡响。妈妈煮了梨水,放点冰糖,孩子爱喝。白天精神好些,但一到傍晚就蔫,靠在沙发上不动。电视开着,动画片演什么都没看进去.

    有一晚半夜,孩子猛地坐起来尖叫。耳朵剧痛,像被针扎,又像有虫子在里面爬。大人手足无措,抱着哄,量体温,还好没烧。等药效上来,慢慢安静下来,凌晨两点才睡着。

    这种反复,最折磨人。明明看着好转,一下子又跌回去。药不能停,饭要软,情绪要稳。孩子烦躁,摔玩具,骂“我讨厌耳朵!”大人也只能忍着,轻声说:“它生病了,咱们帮它。”

    一周过去,第十天复诊。医生再看耳朵,点头:“红肿消了,积液少了。”算是进入恢复期。药还要吃几天,不能断太早,不然容易反弹。

    后来问,能不能游泳?医生说:“等完全好透了再说,至少再等两周。”现在耳朵经不起水压变化,池子里的水万一不干净,更麻烦。

    预防这块儿,其实平时就能做点事。比如感冒时注意鼻腔护理,用生理盐水喷喷,保持通畅;少去人多密闭的地方,尤其冬春季节;孩子咳嗽厉害时,别让他趴着或倒立着玩.

    也有人说打疫苗有用.肺炎球菌疫苗 流感疫苗,打了能降低呼吸道感染几率,间接减少中耳炎发生。但这话听着远,眼下最要紧的是把这次熬过去。

    孩子终于不喊疼了.耳朵摸着也不烫。能跳能跑,追着小狗满院子转圈。吃饭胃口回来,一顿吃半碗米饭,外加两口肉。大人心里那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只是留了个心眼。以后一见他抠耳朵 歪头听声音 说“听不清”,立马警觉。不能再拖,早点看,早点处理.

    中耳炎不算大病,可搁在五岁孩子身上,真折腾.身体小,耐受差,表达不清,全靠大人观察。有时候一句话没说对,就耽误了。比如问他“耳朵疼吗”,他可能答“脑袋疼”;问“哪里不舒服”,他说“不想玩”。这些都可能是信号。

    也有孩子反反复复发作,一年三四次......这就得查查有没有腺样体肥大,或者免疫力偏低的问题.不过目前这个孩子,第1次得,治得及时,大概率不会变成慢性。

    最后那天拆药盒,发现还剩几包口服液.妈妈收进抽屉,想着:留着?不行,过期不管用。扔了?又怕下次还得用。犹豫半天,还是丢了。希望以后再也用不着。

    窗外阳光好。孩子蹲在花坛边看蚂蚁搬家,头歪着,右耳冲上,像是不经意护着。风吹过来,他缩了缩脖子,没伸手去捂耳朵了。

    这大概,就是好了吧。

    看了上面的介绍,希望你能饭吃得好,觉睡得香,身体越来越棒。日子一天比一天舒坦,别太辛苦,照顾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健康小贴士:每天晒晒太阳,补点维生素D,身体更有劲儿!

    2025-09-23 23: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