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朵红红的,老是哭闹,吃奶也不香,晚上还翻来覆去睡不好。家长心里就开始嘀咕了,是不是中耳炎?这事儿可大可小,得仔细看看。
小婴儿不会说话,不舒服只能哭,或者抓耳朵、摇头、发烧这些表现......中耳炎最常见的就是急性中耳炎,耳朵里面发炎了,鼓膜肿胀,还会积液。有时候还会发烧、拉肚子、精神不好,这些都可能是中耳炎的表现。
不过也不能一看到宝宝抓耳朵就说是中耳炎。小宝宝耳朵痒、耳朵湿疹、耳道里有耳屎,也可能去挠。这个时候带宝宝去儿科或者耳鼻喉科检查一下,医生会用耳镜照一照,看看鼓膜有没有红肿 有没有积液。
有些宝宝感冒之后容易得中耳炎.因为小孩子的咽鼓管比较短、比较平,感冒的时候鼻子里的细菌病毒容易跑到中耳去。感冒期间要特别注意,如果宝宝哭得厉害、吃奶的时候哭、晚上睡不好,就要留心是不是耳朵出了问题.
中耳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反复发作,甚至影响听力。特别是两岁以下的宝宝,语言发育正关键,听力不好会影响说话。一旦怀疑中耳炎,早点看医生,不要拖。
医生可能会开点抗生素,比如阿莫西林之类的。不过也不是所有中耳炎都要吃药,有的是病毒性的,可能自己会好。医生会根据情况判断,要不要用药,或者观察几天再说!
家里可以做些什么呢?保持宝宝鼻腔通畅很重要。感冒的时候可以用生理盐水滴鼻子,帮助清理鼻涕。喂奶的时候尽量抱着喂,不要躺着喂,这样奶水容易呛到耳朵里,增加中耳炎的风险。
有的宝宝耳朵里有积液,但没有明显症状,这种情况叫分泌性中耳炎。这种病可能不会发烧,也不会哭闹,但听力会受影响。家长不容易发现,有时候是幼儿园体检才发现听力有问题!
定期体检很重要,尤其是有过中耳炎病史的宝宝.听力发育要关注,说话晚的宝宝也别光想着“贵人语迟”,有时候是听不清,自然说不好......
中耳炎治疗后也要复查,医生会看看鼓膜恢复得怎么样,积液有没有吸收.如果总是反复发作,可能要考虑是不是有腺样体肥大 过敏性鼻炎这些基础病,需要进一步检查。
宝宝耳朵不舒服,家长不能大意。但也不能一有风吹草动就急着吃药......中耳炎判断还是要靠专业医生检查,结合症状 体征和病史来判断。
有的家长会说,宝宝耳朵里有水是不是会得中耳炎?其实洗澡进水一般不会引起中耳炎,因为鼓膜是封闭的,水进不到中耳。但如果有鼓膜穿孔,或者频繁进水外耳道发炎,那就需要注意了.
还有人说,掏耳朵可以预防中耳炎。这其实是误区,宝宝耳道本来就小,掏耳朵容易伤到皮肤,反而容易感染。耳屎有时候还能起到保护作用,不用特意清理。
总结一下,判断婴儿有没有中耳炎,主要看有没有持续哭闹、发烧、吃奶困难 抓耳朵、睡觉不安这些表现!感冒后更要注意。一旦怀疑,尽早看医生,别自己乱用药。家里护理也很重要,注意喂养姿势、鼻腔通畅,定期体检.
,每个宝宝情况不一样,有些症状可能不太典型,家长要细心观察,多和医生沟通!中耳炎虽然常见,但及时处理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
文章《“婴儿判断中耳炎”》就介绍到这里啦!祝你身体健康,头不疼,腰不酸.每天动一动,身体更轻松。健康小提醒:别老盯着屏幕,记得让眼睛歇一歇哦!
2025-09-23 22:5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