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朵疼,晚上哭得厉害,一碰就缩头,吃饭也不香。中耳炎这事儿吧,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有的娃发烧两三天,耳朵里像塞了棉花,大人着急得不行,药也吃了,可还是反反复复。
吃点啥能帮上忙?先说清楚,吃不能代替药。真要化脓了,光靠食补没用,得看医生。但日常调理,饮食确实有讲究。比如,清淡点总没错.油腻的、炸鸡薯条这些,别往嘴里塞.孩子爱吃,可一吃就上火,耳朵更不舒服。
粥是个好东西。小米粥 南瓜粥,熬得稀一点,温温地喝。肠胃舒服了,身体才有劲儿对抗炎症。有的妈妈喜欢煮白米粥加点盐,其实不必要,清汤寡水反而没营养。可以放点胡萝卜丁 山药碎,软烂好吞,还补点维生素.
蔬菜要吃,但别乱来......菠菜涩,草酸多,焯水再炒。油菜、西兰花这些绿叶菜,切碎了炖在粥里,颜色好看,孩子也愿意吃......番茄炒蛋?行,少油少盐就行。关键是新鲜,隔夜菜别端上桌。
水果嘛,苹果蒸着吃最稳妥。生吃太凉,脾胃弱的孩子容易拉肚子。梨子也可以蒸,加点川贝?算了吧,太苦孩子不喝。不如就清蒸,甜甜的,润嗓子。橙子、猕猴桃维C多,但性凉,一天一小块足够,别贪多。
蛋白质不能缺.**羹滑溜溜,好消化......鱼肉挑刺少的,清蒸鲈鱼、鳕鱼都可以,嫩。鸡肉撕成丝,煮进面里。牛肉炖烂,切成末拌饭。但红烧、辣炒这些做法全免。调味料越简单越好,酱油都少倒两滴。
奶制品注意点。有的孩子一发炎,奶喝多了痰就多.不是说不能喝,是别过量。配方奶按平时量来,酸奶要是常温的,可以少量试试。冰的肯定不行,从冰箱拿出来那股凉气,耳朵受不住。
水要多喝.温开水好,小口小口喂。天热出汗多,或者发烧,更得补。尿色淡黄才算够。茶?别闹了,小孩哪能喝茶.蜂蜜水?一岁以内禁用,大一点也要控制量,糖分高。
有些东西得忌口.海鲜过敏的别碰,哪怕以前不过敏,生病期间也别冒险。虾、蟹、贝类,先放一边。还有那些“发物”,民间说法,羊肉 韭菜、笋,吃了容易加重症状。信不信由你,反正我家孩子一吃羊肉,耳朵准痒。
厨房里做饭,油烟别太大。炒菜时开窗,不然满屋子味儿,孩子呼吸都不畅.空气干燥的话,放盆水,或者湿毛巾搭椅子上,多少有点用。
吃饭时间要规律。饿一顿饱一顿,免疫系统更乱。哪怕孩子不想吃,也哄两口。面条、馄饨、小饺子,换着花样来。实在不吃,别硬塞。心情差也影响恢复。
家里有人抽烟?躲远点。二手烟对耳朵伤害大,咽鼓管本来就窄,烟雾一刺激,肿得更厉害。别说“我就抽一根”,孩子耳朵经不起折腾。
睡觉枕头稍高点,侧着睡可能舒服些!耳朵朝上,减少压迫。被子别捂太厚,出汗多容易着凉,反倒加重。
话说回来,每个娃情况不一样......有的三四天就好,有的拖到半个月。关键看有没有及时处理。一开始只是感冒,流鼻涕,大人没在意,结果鼻涕倒灌进耳朵,发炎了。鼻涕多的时候,别让孩子使劲擤,一下一下轻轻来,两边轮流。
耳朵流水、出脓,千万别拿棉签捅。越捅越深,还可能伤鼓膜。用干净纱布在外边沾一沾就行。等医生看。
药物使用听医嘱。滴耳液怎么滴,滴完要不要躺着,都有讲究。抗生素该用就用,别怕副作用拖成慢性。
饮食配合治疗,是辅助。不是说吃什么就能消炎。但吃对了,孩子精神好,恢复快。吃错了,火上浇油,病程拉长。
有时候你以为是耳朵问题,其实是牙齿在长。小宝宝磨牙,也会抓耳朵。但那种是偶尔抓,不哭不闹。真中耳炎,一碰就疼,夜里哭醒,吃饭摇头。
还有,洗澡洗头小心点!耳朵进水?不一定直接中耳炎,但有风险。尤其已经有炎症的,水一泡更糟。洗完赶紧用干毛巾搂住头轻轻擦,棉球塞外耳道口吸一吸,别捅进去。
恢复期可以吃点山楂粥。开胃,助消化。病好了胃口差,吃不下,山楂煮水加点冰糖,晾温喝。但胃酸多的孩子少喝.
红枣银耳汤?可以,润肺。但糖别放太多。甜食吃多了,扁桃体也容易发炎,耳朵鼻子咽喉。
最后唠叨一句:别自己瞎用药.网上搜一堆偏方,什么蒜汁滴耳、酒精擦耳朵,听着吓人。真用了,耳朵废了都不知道咋废的。
孩子的事,急不得也马虎不得。吃得好,睡得香,情绪稳,比啥都强。
希望上面的介绍对你有帮助。每天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散散步,身体会更有精神,心情也会更轻松。健康小贴士:每天喝一杯温水,帮助身体排毒,气色也会更好。
2025-09-28 10: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