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一碰就疼,像被砂纸磨过。咽炎发作那几天,喝水都像吞刀片。早上醒来第1口痰黏得扯不开,咳出来带着点暗红丝线,不敢照镜子,怕看到自己发肿的扁桃体.空气干得厉害,北方冬天的暖气房里,呼吸都带静电。
有时候不是发烧引起的,就是突然来的。前天还好好的,吃了顿火锅,辣油浮在汤面上,喝了一口汤底,第2天嗓子就开始发紧.不咳嗽,也不流鼻涕,就是疼,吞东西时特别明显,连口水都嫌重。照镜子看,咽部红得发亮,血管一条条撑开,像地图上的支流。医生说是急性充血,细菌或者病毒,分不清,反正得消炎。
药吃了三天,头孢配清热解毒口服液。一开始没当回事,觉得扛两天就好,结果第3天开始耳朵也开始闷,像是塞了棉花。耳鼻喉科大夫拿压舌板一压,说:“你看这儿,整个后壁都肿了,淋巴滤泡成片,典型的急性期......” 话不多,语气平淡,但眼神里透着“你怎么拖到现在才来”.
其实谁没拖过呢?能忍就忍。吃辣 熬夜 说话多,哪样不是自己作的。办公室空调吹一天,下班再喝杯冰啤酒,身体早就在报警,只是耳朵堵了听不见。
治疗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关键是休息。可谁真能躺下啥也不干?工作堆着,孩子闹腾,家务一堆,病是自己的,活却是**。只能一边吃药一边硬撑.药片苦,冲剂黏嘴,含片含到舌头发麻,还是疼。
有朋友推荐用盐水漱口,说他亲戚试过,三天就好了。于是每天早晚一杯温盐水,仰头咕噜咕噜,像在演老式广告。确实有点用,至少心理上觉得做了点什么。还有人说喝蜂蜜水,润喉。蜂蜜太甜,喝多了反酸,胃更不舒服。后来干脆只喝白开水,小口慢咽,至少不刺激.
饮食也得改!不能烫,不能辣,不能油.火锅断了,烧烤戒了,连葱姜蒜都少放。吃饭像在疗养院,清淡得嘴里没味儿。馒头配粥,煮烂的面条,青菜烫一下就捞出来,嚼着像吃纸。家人看着心疼,炖了鸡汤,撇掉油,只留清汤。喝一口,味道是有了,可喉咙还是火烧火燎.
最烦的是声音变哑。开会发言,一句话卡在嗓子里,发出的声音像被掐住脖子的鸡。同事问:“你感冒了?” 摇头,又点头。不是感冒,但比感冒还磨人。讲几句话就得停,喘口气,等喉咙缓过来。电话会议最要命,对方听不清,反复问:“你说啥?信号不好?” 其实信号好得很,是我的声带在罢工.
睡眠也乱了。平躺时喉咙更堵,像被人轻轻掐着。枕头垫高,侧着睡,半夜还是醒。醒来第1件事是摸喉咙,还在不在疼。有时候轻点,以为快好了,第2天又反弹,比之前还厉害。反反复复,像拉锯。
家里老人说,这是“上火”。要拔罐,要刮痧,要在脖子后面走火龙......拗不过,试了一次。罐子吸上去,皮肤立马鼓起紫红印子,凉飕飕的。刮痧板一推,火辣辣地疼,脑门冒汗......做完觉得轻松了些,可能是心理作用,也可能真是气血通了点。但到底和咽炎有没有直接关系,说不清。
西医讲究杀菌消炎,中医讲清热解毒。两边都沾点边,两边都不彻底。药吃够七天,症状退了大半。不再疼得睡不着,吞咽也顺畅了。照镜子,红肿没那么吓人,血管也没之前狰狞。算好了?不一定。稍微吃点咸的,或者说了半天话,喉咙又开始发紧,提醒你还不能松懈。
恢复期最怕反复。天气忽冷忽热,风一吹,脖子没围好,回来又是隐隐作痛.口罩戴上了,不只是防病菌,也防冷空气直灌喉咙.说话也学会省力,能打字就不开口,能点头就不解释。
这次教训记住了吗?当时说记住,过两周又忘了。朋友约饭,火锅香气一飘,筷子就伸出去了。辣锅涮肉,吃得满头大汗,爽是爽了,第2天喉咙又开始不对劲.这才反应过来——有些毛病,不是治好了就一劳永逸。它是身体的警报,响一次不够,得响好几次,人才会真听进去。
咽炎不算大病,可折磨人。它不让你死,但让你生不如死......吃不下,说不了,睡不好。它逼你慢下来,逼你关注自己。现代人忙得连生病都嫌浪费时间,可身体不听那一套。它有自己的节奏,你硬扛,它就给你颜色看。
现在学会了,一觉察喉咙发干,马上停辣停酒,多喝水,早点睡。含片随身带,温盐水常备。不是怕病,是怕那种被喉咙绑架的感觉。疼起来,全世界都安静了,只剩你自己和那根发炎的咽部,在黑暗里较劲。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话老,但没错.急性咽炎,急的是发作,慢的是恢复。你以为几天就能翻篇,其实它在身体里留下痕迹。哪怕表面好了,那层黏膜还得慢慢修.像摔过的膝盖,结了痂,走路还是有点瘸.
啊,别小看一个嗓子疼.它可能只是个开始.
这就是关于“急性咽炎咽部充血”的内容。 希望你每天吃得香,不挑食。 营养均衡,身体才更棒。 小提醒:饭后走一走,消化更轻松.
2025-10-24 07: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