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又开始疼了.吞口水像在咽刀片,说话声音发哑,一开口就觉得自己像个破风箱。明明上礼拜才好,药都停了,饭也能正常吃了,怎么一转眼又回来了?空调吹多了?还是那顿火锅惹的祸?辣得满脸通红,啤酒冰镇到底,吃得痛快,结果嗓子先扛不住。
早上起来就觉得不对劲。干,烫,痒。清了三次嗓子,咳出一点黄痰,黏糊糊挂在喉咙口,甩不掉.照镜子看扁桃体没肿,但咽后壁红得厉害,血管一条条炸开似的。这感觉太熟悉了——去年冬天、前年秋天,甚至夏天熬夜追剧那次,都是这样悄无声息地杀回来。
吃药吗?上次吃的头孢,医生说细菌感染才用。可这次……是病毒吧?流鼻涕,轻微头痛,体温三十七度五,不算发烧,但整个人蔫着。药店常备的蓝盒子还在,成分看不懂,反正以前吃了管用。掰两粒,温水送下,嘴里泛苦。其实不想吃药,但明天还得上班,不能失声,不能请假。会议室里谁听一个嘶哑嗓音讲PPT?
喝水。多喝热水。老话总没错。保温杯灌满,一口接一口,水温慢慢降下来,喉咙稍微舒服点。可喝多了跑厕所,一上午去了四趟,同事眼神飘忽,大概以为我肾出了问题。其实只是想让水流冲走那些炎症因子,冲淡黏膜上的刺激物。有没有用?不知道。但不做点什么,更心慌。
不敢吃辣!油炸的也免了。中午点了清汤面,挑出葱花香菜,怕过敏原叠加。面条软,滑下去时刮得喉咙一紧,还是疼。邻桌人啃鸡翅,香气钻过来,馋得牙根发酸。忍住。身体在警告,再刺激一次,可能就不只是疼了。上次拖成慢性咽炎,整个月说话像耳语,开会都不敢发言。
空气太干。办公室中央空调呼呼吹,加湿器被行政收走了,说是“安全隐患”。窗缝漏风,冷气直灌后颈......穿高领毛衣?闷。脱了?凉。进退两难。摸口袋掏出薄荷糖,含一颗,清凉感短暂覆盖痛觉,像给伤口撒冰碴......三分钟后又回到原样,甚至更干!
晚上躺下,症状加重。平躺着,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咳得睡不着。枕头垫高些,勉强缓解。手机屏幕亮着,刷短视频,主播大声吆喝“家人们”,声音刺耳。关掉。安静反而放大体内不适——每一次呼吸,都能感觉到气流摩擦发炎组织的灼热。
想起小时候。妈妈煮梨水,加冰糖和川贝,炖到汤汁浓稠。端来一碗,烫手,得吹着喝。她总说:“慢点,别急。” 那时候病得踏实,有人管。现在一个人住,药自己买,水自己烧,疼了也只能忍着......不是没想过叫人帮忙,可话说出口变成“没事”,然后挂断电话。
第2天声音更哑。同事问:“你感冒了?” 摇头,“咽炎。” 对方点头,转身递来一包草本含片。没看清牌子,道谢接过。含了一片,味道怪,像中药混了薄荷脑。但心理作用也好,觉得有人在意,病好像轻了半分。
工作邮件写到一半,卡住。想说的词堵在喉咙,发不出准确音。删掉重打。打字比说话轻松。可会议怎么办?领导点名让我汇报,只能硬上。声音抖,句子短,说完赶紧坐下,低头喝水掩饰尴尬。没人说什么,但空气里有种微妙的沉默.
第3天,痛感略减。不是好了,是习惯了疼。像脚上磨出的泡,一开始钻心,后来麻木。开始作死:偷偷吃了一小块巧克力,甜腻在嘴里化开,瞬间后悔。喉咙立刻抗议,火烧感卷土重来。骂自己没出息,一块糖都扛不住。
运动?算了。跑步出汗,呼吸急促,冷空气一激,准复发。健身房去了也是走 treadmill,十分钟就下来,心不在焉。更愿意窝沙发,毯子裹紧,看一部老电影。剧情记不清,但氛围对——安静,缓慢,不需要说话。
家里堆着各种润喉产品。喷雾 含片 冲剂。有些过期了,懒得扔。有些开封后只用过一次,忘了效果。瓶瓶罐罐像战备物资,预示下一场战役迟早到来。其实最管用的,可能就是休息。可谁有时间真正休息?项目赶进度,房租要交,生活不停转。
夜里又咳醒。咳得胸口发闷,眼角冒泪。起身喝水,厨房灯太亮,眯着眼。突然想到:是不是最近压力太大?连续加班,饮食不规律,免疫力下降.咽炎反复,也许是身体在报警。但警报响了也没用,该做的事还得做。
第4天,感觉松动了。吞咽不再剧痛,说话虽哑但连贯。像暴风雨后的清晨,云层裂开一道缝。不敢庆祝,怕它反扑。继续喝水,继续忌口,继续按时吃药......窗外下雨,空气湿润了些,心情也跟着缓下来。
康复的过程总是悄悄的.不像发病那样猛烈,而是某刻突然发现:咦,好像不那么疼了。没有仪式,没有宣告。就像它来时一样,静默中完成转变。
但我知道,它还会回来。只要我还熬夜 吃辣 在冷风里边走边喝冰饮料。只要生活还在继续,这种小病就会像老朋友,时不时敲门拜访。
下次呢?也许会早点察觉,早点应对。也许还是会拖到说不出话才重视。谁知道。反正疼过了,就记得那一阵.记不记得住,另说。
上面这些内容就是关于文章“急性咽炎刚好又犯”的介绍......愿你每天都能吃得好,睡得香,身体棒,心情好,生活更舒坦。健康小贴士:平时多喝点粥,既养胃又养生,大人小孩都适合!
2025-10-24 07: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