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一疼,吃饭都费劲......咽炎发作那会儿,吞口水像在过刀山。医院去过,药也吃了,可反反复复,总不见根除。有人推荐按摩,说不用吃药也能缓解。真有这事儿?试了才知道。
其实,中医里头早就有“经络不通,百病生”的说法。咽喉这块儿,可不是孤立的。它连着肺 胃、大肠,还有好几条经脉打这儿路过。尤其是手太阴肺经,从胸口一路往上,经过喉咙,直达拇指。肺气不畅,咽喉先遭殃。,按对地方,等于给身体松绑。
别小看几个穴位。比如“少商”,就在大拇指外侧,指甲角边上。掐一下,微微发酸,甚至有点刺痛.这个点,清热利咽挺管用。急性发作时,拿指甲轻轻掐,左右各二十下,能感觉喉咙那股火往下压了。有人说,这叫“放邪”,听着玄乎,但确实有人掐完就觉得轻松。
还有个地方叫“商阳”,位置差不多,不过在食指上。同样是经络的起始点,刺激它,也能带动整条经气流动。两个手指轮流掐,节奏不用太准,自己觉得舒服就行。有时候一边看电视一边掐,不知不觉十分钟过去了,喉咙没那么紧了。
再往上走,脖子两侧有两条大筋,中间凹下去的地方,有个叫“天突”的穴.按的时候得小心,不能使劲怼,轻轻揉,顺时针画圈。有些人一按就咳嗽,那是气道敏感,说明这个地方堵得厉害.每天揉两三分钟,坚持几天,呼吸会顺畅些.
脖子后面也不能忽略。耳垂后面,鬓角发际那儿,有个“翳风”穴。感冒初期耳朵根发胀,按这里特别明显。急性咽炎常伴着上火或受凉,这儿一通,耳朵到喉咙这条线就松了!可以用拇指摁,也可以拿暖水袋敷一会儿,配合着来。
手掌心也有门道。“劳宫”在第2三掌骨之间,握拳时中指尖顶着的地方。这个穴属心包经,心火旺的人容易嗓子干痒 灼痛。睡前搓搓这儿,或者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打圈按,能安神降火。别看离喉咙远,身体的联系比你想的复杂。
脚上也有对应区.脚底前三分之一,靠近脚趾那一块,是咽喉反射区。光脚踩鹅卵石,或者用圆珠笔帽轻轻点按,能间接刺激喉咙功能。小孩不爱吃药,家长就拿梳子背给他刮脚心,居然也能缓解症状。老一辈传下来的办法,未必科学解释得通,但有效就是硬道理。
按摩不是猛按。越疼越使劲?错。轻柔持续才对路。皮肤发热就行,别红肿破皮。时间上,早晚各一次足够。饭后别马上按,肚子鼓着,气血都在消化,顾不上别的。
配合着做,效果更好......比如喝点温盐水,把黏在喉咙的痰冲一冲;或者用淡盐水漱口,杀菌又消肿......屋里空气干燥的话,放盆水,毛巾搭椅子上,脑袋蒙住,蒸蒸脸。热气一熏,经络更容易通。
当然,不是所有咽炎都能靠按摩搞定。病毒性的,高烧不退的,化脓的,得看医生。按摩顶多算辅助.有人一不舒服就拼命掐穴位,结果耽误治疗,反而加重。分得清轻重缓急最重要。
还有人问,能不能边按摩边唱歌?荒唐。这时候声带充血,再大声嚷嚷,等于火上浇油。尽量少说话,尤其别喊。孩子哭闹不止,家长得哄着安静下来。
饮食也得注意。辣的 油炸的先放下。冰的也不行,表面凉快,实则刺激更深。有人喝冰啤酒觉得舒服,那是麻痹感,过后更疼。温粥、软面,清淡为主!
生活节奏乱的人,容易反复。熬夜、抽烟、喝酒、应酬不断,身体底子耗空了,哪那么容易好?按摩治标,调作息才是根本。可惜,这点最难坚持。
说到底,办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别人说灵,你不一定灵。关键在试,在观察,在调整。今天按十分钟没感觉,明天换手法,后天加个热敷,慢慢摸索适合自己的节奏。
最后提一句,指甲别留长.掐穴位时划破皮肤,感染就得不偿失了.洗手也别忽视,手上细菌多,往脸上摸来摸去,容易引发其他炎症。
喉咙的事,看着小,影响大.说话吃饭都难受,情绪也跟着低落。与其等严重了再折腾,不如早点动手!哪怕只是每天花几分钟揉一揉,也是对自己的一点关照。
看了上面讲的这些,希望你每天都能睡得香! 别做噩梦,也别被吵醒。 睡得好,身体才棒! 小提醒:别贪凉, especially 夏天更要注意。
2025-10-24 07: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