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盖被子,闷出一身汗。热得像蒸笼,脑袋发沉,眼皮打架,可就是睡不着。风扇转着,呼呼地吹,风是热的.空调没开,嫌费电。结果呢?汗从后背爬上来,湿了衣服,黏在身上,难受得要命。
第2天早上,人跟瘫了一样。头晕,恶心,想吐又吐不出来。走到厨房倒水喝,手抖,杯子差点摔地上.坐那儿不动都出汗,额头 脖子 后背,全是湿的.邻居说:“你这不像累的,像中暑.”我摇头,心想大晚上睡觉哪来的暑?又不是白天在太阳底下晒着。
可真是怪事。明明在屋里,没出门,也没干活,怎么就中了?后来听老一辈讲,夏天湿气重,被子捂得太严实,身体散热不了,汗出不来,憋在里面,就成了“闷中暑”。尤其是贪凉的人,怕吹风,盖得厚,反而把自己害了。
有天中午,实在撑不住,躺沙发上眯一会儿。窗帘拉着,屋里暗,但热浪扑脸!迷迷糊糊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在桑拿房里,四面都是木板,蒸汽往上冒,脚底发烫。醒来发现真在冒汗,枕头湿了一片,嘴唇干得起皮.
喝水,猛灌两杯。可胃里翻腾,喝完就想吐。站起身,眼前一黑,差点栽倒.扶着墙缓了好一阵,心跳得厉害,像是要从喉咙里蹦出来。这时候才意识到,不对劲,真不对劲。
以前不懂这些,觉得中暑就得是大太阳下干活,晕倒路边那种。哪知道现在连睡觉都能中招。空调不敢多开,怕冷;被子不敢盖,怕热。最后干脆不盖了,搭条薄毛巾在肚子上。夜里还是出汗,但比之前好点。
街口卖西瓜的老头说,他孙子去年也这样。高烧不退,送到医院,医生说是“非典型中暑”,体温调节失灵了。那孩子才十岁,天天在家写作业,没出门,就因为屋子里通风差,窗户关死,怕蚊子咬,结果闷坏了。
我也开始开窗.哪怕外面吵,车来车往,也把窗推开一条缝。风吹进来,带着点尘土味,但总比闷着强。晚上睡觉不再穿长袖,换上短裤背心。被子彻底扔到柜子里,眼不见心不烦。
可问题没完全解决。半夜还是会醒,浑身潮乎乎的,像刚从水里捞出来。脑子不清醒,记性变差。前一天答应的事,第2天全忘了。同事问我:“你怎么脸色这么差?”我说没事,熬了几晚。其实不是熬夜,是睡不踏实。
有次在公交上,站着,突然耳鸣,嗡嗡响,眼前发花。旁边大妈扶了我一把,“小伙子,脸色白得吓人。”我勉强笑笑,说没事。下车后蹲在路边喘气,心跳快得像打鼓。
后来查了点资料,说人体散热主要靠出汗蒸发。如果环境湿度大,汗排不出去,体温就会升高.再加上被子一盖,形成密闭空间,热量散不掉,内脏开始“自煮”。这不是夸张,是真的。肝脏 大脑,都在高温下受损。
我不信邪,试过各种办法.冰袋敷额头,凉水擦身,喝淡盐水。有一阵好些,以为过去了。结果第3天又犯,头晕加重,还拉肚子......家里人急了,催我去医院。我不想去,总觉得扛一扛就过去了。
直到有天做饭,切菜时手一软,刀差点剁到手指。那一刻才明白,身体真的在报警。不是懒,不是累,是实实在在的损伤。
去医院,大夫问了几句,测了体温,血压偏低,心率偏快!说:“你这是轻度中暑后遗症,神经调节紊乱。”开了点药,让多休息,别熬夜,保持通风。
药吃了几天,效果一般!但开始注意作息。晚上十点前躺下,不开电视,不玩手机。房间早晚各通风半小时,风扇对着墙吹,制造空气流动。饮食上少油少盐,多吃瓜果,绿豆汤当水喝。
慢慢好转。出汗少了,睡眠稳了,脑子也清楚了些。但落下的毛病还在——容易疲倦,怕热,稍微动一动就心慌。医生说恢复得看个人体质,有的人几个月,有的人半年。
最麻烦的是心理阴影。现在一觉得闷,就紧张,赶紧开窗,脱衣服。晚上睡觉不敢盖严实,哪怕秋凉了也不敢......有次降温,家人劝加床被子,我死活不肯,宁可冷着。
这事让我明白,有些伤害看不见,却真实存在。你以为安全的环境,可能正悄悄把你推向边缘。一个被子,一场汗,能让人垮掉。
现在我睡觉只盖肚脐。再多,不行。宁可冷一点,也不能再闷一次。
这就是关于“盖被子冒汗中暑”的文章内容。希望你每天都能吃上热饭,喝口热水,暖暖身子。胃暖了,人也轻松多了。健康小贴士:记得多喝水,帮助身体代谢。
2025-10-15 15: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