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户外中暑的处理

    太阳毒得能把水泥地烤出味儿来.树影子缩成一小团,贴在墙根底下。人走在外面,没几分钟就浑身湿透,不是出汗,是蒸出来的。这时候最容易中暑。脑子里嗡嗡响,眼前发黑,腿软得像踩棉花。有人以为喝点水就行,其实不对.中暑不是渴,是身体热得散不出去,体温失控了。

    得赶紧把人拖到阴凉地方!别管什么树下、屋檐下,能遮住太阳就行。地上太烫,有椅子或垫子,让病人躺下,脚稍微抬高一点。衣服解开,领口 裤腰都松开,透气要紧。要是周围有风扇,哪怕小电扇也行,对着吹,帮助散热.不能直接拿冰块贴皮肤,容易刺激过度,血管一收,反而更糟.

    有人喜欢掐人中,其实没啥用。人中那块皮厚,掐破了还可能感染.关键是降温.湿毛巾搭在脖子上 腋下 大腿根这些大血管经过的地方。这些位置凉下来,血液温度才能降。没有湿毛巾?矿泉水倒身上也行,配合扇风,蒸发带走热量快。

    如果人还能说话,意识清楚,可以给点淡盐水。不是纯水,也不是运动饮料——那种糖太多,吸收慢。自己兑水加一点点盐,比汤咸一点就够。小口喝,别一口气灌下去,胃受不了。要是已经迷糊了,或者开始呕吐,千万别喂东西。呛进去就麻烦了。这时候只能等救援,持续物理降温,别停。

    中暑分轻重。轻的叫热衰竭,头晕 恶心、出汗多。重的叫热射病,体温飙到四十度上面,皮肤干烫,不出汗了,神志不清。这玩意儿要命......以前工地见过一个大叔,中午还在搬砖,突然栽地上,嘴里冒白沫!送医院路上人就没了。高温天干活,根本感觉不到累,等反应过来,已经晚了......

    预防比啥都强。早上出门带帽子,宽边的,遮得住脖子。穿浅色宽松衣服,深色吸热,贴身上像裹着火炉。别等渴了再喝水,定时抿两口。水壶随身带,别图方便不拿。有些人觉得自己耐热,年轻扛得住,结果倒下才后悔。老年人更危险,体温调节差,家里不开空调,闷在屋里也能中暑。

    小孩也容易出事。家长把孩子锁车里去买菜,几分钟都不行。车内温度二十分钟能升到五十度。玻璃封着,热气散不出去,跟蒸笼一样。曾经看过新闻,狗被关车里,主人回来发现趴那儿不动了,兽医说内脏都烧坏了。人也一样.

    降温过程不能急.有人想着赶紧凉快,直接冲冷水澡,或者猛吹空调。不行.体表血管突然收缩,热量排不出去,反而积在体内!应该慢慢降,温水擦身,自然风干.空调房待着可以,但别调太低,二十六七度就行。

    还有种情况,人看着没事,但回家后几个小时突然难受。这可能是延迟性中暑。白天晒久了,身体一直在耗,晚上崩溃......高温天活动后,哪怕当时没感觉,也得观察自己状态。头疼、心跳快、恶心,都是信号。

    食物也有影响。油腻的、高蛋白的吃得太多,消化负担重,产热多。夏天清淡些,多吃蔬菜瓜果。西瓜不错,利尿,但别冰镇拿出来直接吃,肠胃受不了。常温的就行。

    空气湿度大的地方更危险.南方夏天,又热又潮,汗出不来,挂在皮肤上,蒸发不了,散热机制失效。北方干热,至少汗还能走,南方那种闷热,像被湿棉被裹着,喘气都费劲。

    中暑后恢复期也得小心。别以为好了就马上回去干活。身体虚着呢,再暴晒容易复发。休息一两天,补足水分,等完全缓过来再说。

    以前农村有种土办法,用**清涂太阳穴,说是清热。没科学依据,不如直接冷敷。还有人喝藿香正气水,酒精含量高,对肝脏有负担,真严重了反而添乱。普通轻症可以试试,重的别指望它救命!

    高温天少折腾.该躲就躲,别逞强。大自然的威力,不是靠意志能扛的。人再厉害,也拗不过四十几度的太阳直射。觉得不对劲,早点撤.凉快比面子重要.

    看了上面讲的“户外中暑的处理”,希望你每天都精神头儿足。走路带风,身体越来越壮。一年比一年结实,那才叫靠谱。坚持健康的生活,真的很重要.小提醒:作息规律点,身体才稳当。别熬夜,按时吃饭,日子一长,自然有劲儿。

    2025-10-15 14:49:56

成人发热待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