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5岁宝宝急性中耳炎

    耳朵疼。宝宝一晚上都在哭,抓着右耳不放,翻来覆去,睡不了觉。五岁,刚上幼儿园没多久,头一次病得这么厉害。白天还好好的,下午接回来就说耳朵嗡嗡响,像有小虫子在里面爬。晚饭不吃,奶也不喝,就抱着妈妈的胳膊哼唧。

    第2天早上脸有点红,一摸额头,烫手.去医院路上还在打喷嚏,流黄鼻涕.医生拿个小灯照了照耳朵,说鼓膜红肿,有点膨出,八成是急性中耳炎。开了药,说是细菌感染,得吃抗生素。还叮嘱不能进水,洗澡要小心。

    回家后宝宝蔫了,窝在沙发上,盖着毯子。喂药是个大问题。苦,不肯咽,吐了一地。后来换成混在酸奶里,才勉强吞下去。一天三次,每次都要哄好久。奶奶心疼得直抹眼泪,说孩子从来没这么遭过罪......

    第3天开始发烧反反复复。退烧药吃了能降一阵,几个小时后又升上来.耳朵还是痛,宝宝用手拍脑袋,一边拍一边哭:“妈妈,它在敲鼓!咚咚咚!”大人听着心都揪起来.夜里不敢睡深,每隔两小时就得起来看一眼体温,听一听呼吸。

    其实之前感冒拖了快一周。一开始只是流鼻涕,咳嗽几声,以为过几天就好。谁知道病毒顺着咽鼓管往上跑,进了耳朵。小孩子咽鼓管短 平 宽,本来就容易让鼻腔的细菌溜进去。一着凉,免疫力一低,就发炎了.

    第4天耳朵流出一点淡黄色液体。吓坏了,赶紧打电话问护士。护士说可能是鼓膜穿孔了,反而能缓解压力,疼痛会减轻。果然,那天晚上宝宝睡了四个多小时没醒。虽然枕头湿了一块,但看他能睡,全家松了口气。

    可也不能掉以轻心.穿孔不是好事,说明炎症挺重。医生说要继续吃药十天,不能中途停。万一变成慢性,以后动不动就复发,影响听力就麻烦了.五岁正是学说话 听故事的时候,耳朵要是总出问题,上课听不清,反应慢半拍,久了性格也会变孤僻。

    家里现在安静得很。电视不开,音乐不放,怕声音刺激耳朵。宝宝想看动画片,只能戴耳机,音量调到**。他自己也知道不舒服,乖乖坐着,不像以前满屋子疯跑。偶尔蹦一下,马上捂住耳朵,“哎哟”一声,然后坐回沙发,叹气——像个老小孩.

    饮食也改了。不吃辣,不吃油炸,鱼虾先停掉。多吃蔬菜粥 面条,清淡为主。水果切小块,苹果蒸一下再给,怕太凉伤脾胃......喝水比以前勤,说是帮助排毒。尿倒是多了,半夜还得叫起来上厕所。

    第七天烧终于退干净。耳朵不流了,也不喊疼。医生复查说炎症控制住了,鼓膜在慢慢愈合。但耳朵还是闷,像塞了棉花。宝宝听人说话老是歪头,用左耳贴过去。“你说啥?”一天问十几遍。这状态可能还得持续一阵,积液吸收需要时间。

    最怕的是复发。天气忽冷忽热,幼儿园里小朋友一个接一个感冒.昨天班上有个孩子咳得厉害,回来就担心。脱衣服出汗 睡觉踢被子 游泳池水进耳朵……哪样不小心都可能再来一次。

    有时候想想,是不是抵抗力太差?平时吃得还可以啊,牛奶天天喝,肉也没少吃!可一换季就中招,感冒不断,这次还惹上耳朵。中医朋友提了一句:肺气虚,卫外不固。说得玄乎,也没敢乱吃补药。

    康复期不让剧烈活动.不能跳绳,不能玩滑梯,更别说游泳!宝宝眼巴巴看着小区里别的孩子疯跑,自己只能坐在长椅上扔小石子。问他想不想回去玩,点点头,又摇摇头,“耳朵还没好。”那语气,懂事得让人心酸。

    第十天药吃完,再去医院。医生扒拉耳朵看了看,说恢复得不错,但建议一个月后再查一次听力.毕竟有过渗出和穿孔,得确认没有遗留问题.现在说话声音正常,应该不会太严重,可谁也不敢打包票。

    家里买了个加湿器,冬天空气干,容易鼻塞,鼻塞就容易诱发中耳炎。睡前开一会儿,屋里潮乎乎的,鼻子舒服些。枕头也垫高了,睡觉时头抬着,有助于咽鼓管引流。

    这事过后,全家人变得特别敏感。一听见宝宝清嗓子,就紧张;一看到他揉耳朵,立马停下所有事问怎么了.过度保护?可能吧.可谁让吃过一次亏呢。

    其实很多家长都不知道中耳炎有多常见。尤其是三岁以下,几乎一半都得过至少一次。五岁算大的了,按理说少一些,可只要感冒没护理好,照样中招。不是什么大病,但疼起来真要命,孩子受罪,大人跟着熬。

    现在宝宝能笑了.昨天主动拿出画笔,画了个戴听诊器的小熊,说那是“耳朵医生”。画完还贴在冰箱上,指着说:“它保护我.”

    希望真的能保护他。下一次,别再这么疼了......

    ,希望“5岁宝宝急性中耳炎”这些内容能帮到大家,让大家更懂得保护自己。愿你每天都能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散散步,身体更有劲儿,心情也更好。健康小提示:多吃点坚果,对心脏好.

    2025-10-11 09:4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