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耳朵里头那点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有时候疼得人晚上睡不着,坐那儿不动都嗡嗡响,像有只蜜蜂在颅内盘旋。这时候吃饭都成问题,更别说想吃啥了。有人就问了,茴香能吃吗?这玩意儿厨房里常备,炖肉去腥提味,香气扑鼻。可耳朵发炎了,还能碰它?
先不说能不能吃,得搞清楚茴香是啥东西。不是香菜,也不是芹菜......它是一种香料,种子能用,叶子也能炒。北方人包饺子喜欢放一点,南方有些地方拿它煮汤。味道冲,带点甜辣混合的劲儿,闻着暖烘烘的.中医里讲,茴香性温,能理气 散寒 开胃。听着好像挺养生.
但中耳炎呢?多数是感染引起的。小孩常见,大人也躲不过.感冒拖久了,鼻涕倒灌进咽鼓管,细菌顺着爬上去,耳朵就开始闹脾气。也有可能是游泳进水没排干净,湿气闷在里面发炎。症状嘛,耳痛 听力下降 耳鸣,严重时还流脓......这时候身体在打仗,免疫系统忙得团团转。
饮食上就得小心。太刺激的别碰,辛辣、油炸、烟酒这些基本靠边站。为啥?因为它们可能加重炎症反应。身体本来就在清剿敌人,你再往火堆里扔把柴,岂不是添乱。茴香算不算刺激?这就有点模糊了。它温,不是辣,但毕竟有挥发油成分,气味浓烈。有些人吃了会觉得胃热,脸发烫,嘴里冒火。
有人说,别吃。也有人说,没事,炒菜放一点点,提个味,不至于出事。关键看个人体质。要是平时一吃香料就上火,喉咙干 眼睛红,那这时候避着点。要是肠胃好,吃啥都没反应,偶尔尝口茴香馅的包子,或许真没大碍。
还有人担心茴香“发物”属性.民间老话讲,生病别吃发物,否则病情反复。羊肉、韭菜 姜蒜都被列入黑名单,茴香有时也被捎带上。但“发物”这概念,医学上没明确定义。更多是经验总结,地域差异大。北方觉得海鲜是发物,南方反而拿它当滋补.信不信,得自己掂量。
再说耳朵和消化道的距离。一个在脑袋两侧,一个在肚子里,八竿子打不着。按理说吃啥不该直接影响耳朵。可人体复杂,牵一发动全身。比如吃得太咸,水分滞留,可能影响耳内压力。吃太油腻,血脂高了,血液循环变慢,修复速度也跟着降。茴香虽小,但若引发胃部不适,间接影响睡眠和免疫力,也算埋了个小雷!
孩子中耳炎更得谨慎。小儿脏腑娇嫩,脾胃弱,香料类食物容易伤胃气。家长喂饭总想做得香一点,孩子肯吃。可一顿茴香炒蛋下去,夜里耳痛加剧,哭闹不止,后悔也晚了。不如清淡为主,米粥、蒸蛋 青菜,安全系数高。
也有反过来的情况。有人吃了茴香,觉得肚子舒服,胀气消了,整个人轻松,耳压似乎也松了点。这可能是心理作用,也可能真是胃肠顺畅,间接改善了整体状态。身体是个整体,哪块通了,别的地方压力就小。
到底吃不吃?没有一刀切的答案。要看阶段。急性期,耳朵正疼得厉害,建议啥刺激的都别碰,茴香先放一边.等炎症控制住了,快好了,吃一小口尝尝,观察反应.没问题,以后适量用。有问题,立刻停。
做法也有讲究.生茴香气味最冲,炒熟后挥发油减少,温和许多!茴香籽磨粉撒菜上,比整棵吃进去的量少,影响小。炖汤时放几粒,味道溶进水里,实际摄入有限。这些细节,往往决定会不会出状况。
还有人混淆茴香和大茴香。八角也叫大茴香,味道更浓,药性强。中耳炎期间别碰。而我们平时说的茴香,多指小茴香或叶用茴香,相对温和。别搞混了,不然白忌口一场.
最后还得提一句,耳朵的事不能光靠忌口。该看医生看医生,该用药用药!别指望不吃茴香就能自愈。拖久了,可能转成慢性,更麻烦。饮食只是辅助,别本末倒置。
,茴香不是毒药,也不是补品!它就是一种植物,看你什么时候、怎么用.中耳炎期间,稳妥点,少吃或暂时不吃。等好得差不多了,解解馋也无妨。身体的感觉最诚实,它告诉你行不行。
话说回来,谁还没个嘴馋的时候。病着不让吃这个,不让碰那个,确实难受.但想想那钻心的耳痛,忍几天又何妨。等耳朵清净了,想吃多少茴香饺子都行.
关于“中耳炎是否可以吃茴香”的文章就说到这里啦......愿你每天都吃得好,睡得香,精神满满!别忘了多锻炼,身体才会越来越棒。小提醒:每天抽空静坐几分钟,放松一下心情哦。
2025-10-11 09: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