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分泌性中耳炎穿孔耳鸣

    耳朵里嗡嗡响,像有只蜜蜂困在里面。有时候又像潮水,退了又来.躺下时更明显,翻身,声音好像也跟着转个方向.医生说这是耳鸣,可源头在中耳——那块儿积液排不出去,鼓膜被顶得发紧,时间一长,穿孔了!

    穿孔?听着吓人。其实不是大洞,显微镜底下看,也就针尖那么点破口。但就是这点破口,让气压 声音、甚至风吹都变得敏感。以前感冒后耳朵闷,几天就好了。这次不一样,两个月了,听力像隔着层棉花,说话自己听着发空,别人却说我嗓门变大。

    去看了三次。第1次开药,滴耳液加抗炎的。用了一周,没感觉。第2次做声导抗,图上曲线歪歪扭扭,显示中耳负压。医生说“咽鼓管功能不良”,这词拗口,意思大概是鼻子到耳朵那根小管子堵了,通不了气......第3次,鼓膜穿刺抽液,细针扎进去,抽出一点淡黄液体,当时耳朵“噗”一下松了,像潜水上来那一刻。可三天后,闷感又回来。

    咽鼓管,平时不觉得它重要。打哈欠 吞口水,它就悄悄开一下,平衡压力。现在它不听话了,黏住似的.过敏性鼻炎老犯,鼻涕倒流,喉咙总有东西卡着.可能就是这个拖累的。孩子小时候也这样,夜里咳,耳朵疼,后来查出腺样体肥大!大人不会说疼,只说“耳朵不清亮”。

    穿孔之后不敢洗头,怕水进去。洗澡拿棉球塞住,结果棉絮卡在耳道,越弄越深。最后自己拿手电照着镊子夹,折腾半天.有次进水了,没感染,但耳鸣那晚特别吵,整夜醒着听自己的呼吸和那声“滋——”。

    中药试过。药味浓,喝完胃不舒服。有个偏方说仙鹤草煮水熏耳朵,试了两天,没效果,还差点烫伤。理疗做过微波,暖烘烘的,做完舒服一阵,第2天照旧.网上有人说捏鼻子鼓气能通耳,我练了一个礼拜,脸涨红,耳朵“啪”响一下,以为通了,结果三分钟后又闷回去。

    最烦的是别人不懂。“你是不是太累了?”“最近压力大吧?”说得好像休息好就能好......可我睡够八小时,中午也眯,耳鸣还是准时在安静时冒出来......开会时空调一停,那声音立刻浮现。地铁进隧道,气压变化,耳朵像被抽真空,耳鸣瞬间放大。

    穿孔的小孔,理论上能自愈.前提是中耳环境稳定,没反复积液.可只要咽鼓管不通,问题就在循环。今天抽干净,明天又积。有医生建议放通气管,小塑料环插进鼓膜,代替穿孔临时通风。听起来怪异,但不少人用了,说听力回升,耳鸣减轻。犹豫的是,毕竟是个异物,夏天游泳怎么办?万一掉进耳朵深处?

    也有不想动刀的.咬牙坚持,指望身体自己调。每天做咀嚼运动,嚼口香糖,故意多打哈欠。鼻子用生理盐水冲洗,早晚各一次.空调房放加湿器,空气不干,鼻腔舒服些。饮食也注意,辣的 油的少吃,怕生痰。这些事琐碎,坚持难,但不做更心慌.

    耳鸣本身不伤人,折磨的是心神。白天忙起来还好,一静下来,它就开始表演。有时像电流,有时像蝉叫,没有规律!看过资料,说大脑会“补全”缺失的声音信号,因为耳朵传上去的信息断了,脑自己编点噪音填补空白。这么想,反倒有点释然——原来是脑子在帮忙,只是帮过头了。

    穿孔后听力测试差了15分贝。不算严重,但听高音字吃力,比如“七”和“一”容易听混。开会有人远距离讲话,得靠读唇辅助。家人说我总让重复,显得不耐烦,其实真没听见。解释多了,别人也烦。

    最怕的是恶化。见过一个同事,同样毛病拖三年,最后神经性耳聋,助听器起步。他后悔没早处理。我们这种,算慢性病吧,不致命,但天天提醒你身体有地方坏了......

    有时候半夜醒来,耳朵突然清了一下,几秒后又恢复原状。那种短暂的轻松,像沙漠里看见绿洲,转眼消失.于是更清楚:这不是心理作用,是实打实的生理问题......

    治疗像走迷宫。每条路都试一点,不知道哪条通。药、理疗、手术 保守观察……每个人情况不同,反应也不一样.邻居老太太说她贴膏药好了,我不信,也没敢试。

    穿孔不流脓,算是幸运。要是发炎化脓,还得清创,更麻烦。现在就是闷 响 听力打折。生活照常,只是耳朵里多了个甩不掉的伴儿。

    或许它就这么待着了。学会和它共处,像习惯戴眼镜或血压偏高。世界安静时,它替我听着什么。

    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想了解更多“分泌性中耳炎穿孔耳鸣”的知识,就多看看相关的内容吧。祝你身体棒棒的,精神也满满!天气变化记得添衣保暖,别感冒啦。动一动,出出汗,健康自然常相伴!

    2025-09-29 18: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