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疼得像被砂纸磨过。早上醒来,吞口水都费劲.前两天还只是鼻塞 打喷嚏,以为扛一扛就过去了。结果第3天开始,嗓子发紧,一咳,胸口那股子痒劲儿直往上冲。照镜子看,咽部红得发亮,扁桃体肿了一圈,说话声音也变了调。
这哪是普通感冒啊。拖了几天没管,病毒在喉咙里扎了营.医生说是急性咽炎,典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后续发展。开了点药,叮嘱别吃辣 少说话 多喝水。可生活哪能说停就停。上班要开会,孩子要接送,家务一堆,哪样都不等人。
药片一片接一片往下咽,苦味混着喉咙的灼烧感,真不是滋味。含片倒是能缓一阵,但效果越来越短。刚含完那几分钟,凉丝丝的,挺舒服。可过不了半小时,干涩又回来了,像沙漠里的风,不停刮.
夜里最难熬。躺下后,鼻涕倒流,刺激咽喉,咳得睡不着.枕头垫高一点,稍微好些。但半夜总醒,醒了就得坐起来,喝点温水。水杯放在床头,已经成了习惯动作.有时候迷迷糊糊想起来,喝一口,又倒下去,梦里都在咳。
家里人劝我请假休息.可工作堆着,领导眼神微妙。请一天假像犯了错。只能戴着口罩去公司,说话轻声细语,像怕惊动什么。同事问一句“怎么了”,答一句“嗓子发炎”,再没下文。没人真关心你疼不疼,只在乎任务能不能按时交.
饮食也得改。火锅 烧烤想都别想......炒菜放点辣椒,喉咙立马抗议。现在饭桌上全是清汤寡水,青菜煮豆腐,白粥配咸菜。孩子笑我吃得像老年人。可谁愿意这样?以前**麻辣烫,三分钟搞定一顿饭。现在连葱姜蒜都得掂量着放。
喝水成了任务.医生说每天至少两升。保温杯不离手,办公室一人一个,跟风似的。有人喝枸杞,有人泡菊花,我只敢喝白开水。茶太浓,刺激;饮料含糖,助火。白水最安全,哪怕寡淡无味。
声音哑了一个星期。打电话时对方听不清,得重复好几遍.客户语气不耐烦,心里憋屈也没处说。录音听自己说话,像破风箱,沙沙的。朋友开玩笑说:“你这嗓音,唱摇滚正合适。”笑不出来。知道他们是好意,可疼是真的,累也是真的。
恢复过程慢得让人烦躁。一周过去,症状减轻了些,但没彻底好。一用嗓过度,马上反弹。昨天开完会,喉咙又肿了。吞咽时有异物感,总觉得卡着什么东西。照镜子看,红还没退干净,边缘有点发暗。
复查时医生说,病毒感染后黏膜修复需要时间。不能急。有些人两三天就好,有些人拖两三周。体质 作息 压力都影响恢复速度。说得轻松,可谁能慢慢等?生活节奏摆在那里,病好了还得补落下的事.
中间试过偏方。老一辈说盐水漱口杀菌。试了,确实有点用,但坚持不了多久。一天七八次,太麻烦。蜂蜜水也喝,润喉是润了,可治标不治本。还有人推荐蒸汽吸入,拿热水凑脸上熏。试过一次,差点烫着脸,作罢。
最怕的是反复.眼看快好了,吹了空调,或者晚上忘了盖被子,第2天又重来。免疫力在低谷,一点外界刺激都能引爆。身体像漏了气的皮球,轻轻一压就瘪。
运动也停了。平时跑个五公里不在话下,现在走两层楼就喘。肺活量好像缩水了。想锻炼增强体质,可医生说急性期别剧烈活动。得等完全恢复再说。这等待的过程,特别无力。
渐渐学会和症状共处。不指望立刻痊愈,只求一天比前一天好一点点。今天能多吃半碗饭,明天少咳几次,也算进步。心态放平了,反而觉得没那么难熬。
饮食慢慢放开。清淡为主,偶尔尝一口微辣的菜,观察反应。没恶化,就继续......恢复是个试探的过程,像踩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探。
说话也开始多了。开会能完整表达,不用靠打字沟通。声音还是有点哑,但不影响交流.同事说:“你终于不像外星人了。”笑了。虽然笑的时候喉咙还有点扯着疼。
两周后的早晨,第1次醒来没觉得喉咙刺痛。喝第1口水,顺畅地滑下去,没有阻力。那一刻突然有点想哭。不是因为疼过去了,而是终于感受到“正常”的滋味。
这场咽炎像一场小型劫难。不大,却够烦.打乱节奏,消耗耐心,提醒你身体不是铁打的。年轻时熬夜 抽烟 喊麦都不怕,现在一点小毛病就能让你趴下。
但也学会了低头.不再硬扛,不舒服就停下。该吃药吃药,该休息休息。身体发出信号,就得回应。不然它会用更激烈的方式叫你听话!
现在出门包里常备含片和保温杯.不是矫情,是吃过亏。天气转凉,围巾也翻出来了。以前觉得中老年人才这么讲究,现在轮到自己,才懂什么叫预防。
喉咙还在恢复尾声。说话太久还是会干.但已经能唱歌了——哼几句老歌,走调没关系,关键是声音出来了。那种从胸腔自然震动的感觉,失而复得,格外珍贵。
病一场,不一定长记性。可至少这次,记住了:感冒别拖,嗓子不对劲,早点处理。不然,日子真的不好过。
看完上面这篇“感冒后的急性咽炎”,你应该每天吃点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免疫力,身体才不容易生病.健康小贴士:别太累,记得休息,健康最重要.
2025-09-29 08: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