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急性咽炎和新型冠状

    喉咙疼得像吞了刀片,说话都费劲。早上起来咳两声,痰卡在那儿不上不下的,咽口水时那一下,真想拿冰水直接灌下去。医生说是急性咽炎,不是新冠.可谁说得准呢?前两天隔壁楼封了,快递停了三天,空气里好像都有点紧张的味道.

    有时候觉得病这东西,来得突然,走也走得莫名其妙。上周还活蹦乱跳,今天就躺沙发上哼哼......体温倒是没上去,三十七度二,不高不低,卡在中间.可脑袋昏沉沉的,像被棉花塞满了。刷手机看到有人发烧 味觉没了,心里咯噔一下。赶紧翻出抗原,两道杠?没有。一道红,心放下来半截。

    但嗓子还是疼啊。喝蜂蜜水,烫得舌头直缩,可还得咽下去。有人说盐水漱口管用,试了,咸得眼泪直流,第2天好像……也没好多少。药店里买的含片,薄荷味冲得鼻腔发凉,嚼两片,顶多撑半小时.过了那劲儿,又开始烧灼感。

    医院人不少。候诊区坐满戴口罩的,咳嗽声此起彼伏......有人小声问护士:“这算不算新冠?”护士没抬头,说:“现在只要是呼吸道症状,都得查。”抽血 拍片,流程走完,等结果的时候,旁边大爷嘀咕:“我孙子上个月阳过,这才几天,又发烧了。”他摇摇头,“这玩意儿,阴魂不散.”

    其实很多人分不清.咽炎和新冠,症状太像了。都是嗓子痛 干咳 乏力.区别在哪?可能就在那根小小的检测棒上。可有时候,检测阴性,人还是不舒服。是心理作用?还是病毒藏得深?

    有天晚上做梦,梦见自己在雾里走路,四周白茫茫的,听得到呼吸声,看不到人脸。惊醒过来,出汗了,枕头湿了一块。量体温,三十六度八,正常。可胸口闷,像压了块石头。打开窗,夜风有点凉,吹在脸上,清醒一点。

    第2天去社区卫生站复查。医生看了看喉咙,红得厉害,扁桃体有点肿......“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大,开点抗生素。”我说:“不吃行不行?”他说:“你想扛也行,但时间更长,万一转成慢性,麻烦。”我想了想,接过处方单。

    吃药第3天,痰变稀了,颜色从黄转白。咳嗽次数少了。能吃下粥了,虽然还是不想动.楼下遛狗的人多了起来,小孩骑滑板车“哗啦”过去,笑声清脆。世界好像慢慢回来了。

    但心里那根弦,还是松不了。朋友发消息:“单位有人请假了,说是高烧。”我立马把窗户关上,空气净化器调到**档。明知道不一定有用,可就是不安。以前感冒没人当回事,现在一个喷嚏都能让人侧目......

    有次在超市,听见两个大妈聊天......“听说了吗?新出来的变种,专攻喉咙.”“真的?那不得天天漱口?”“我家那口子,前两天嗓子疼,立马自隔离,饭都送门口。”我站在货架后面,没敢出声!其实我也这样。家里分毛巾 分杯子,吃饭错开时间。明明住一起,活得像合租陌生人。

    网上信息太多,看得头晕。一会儿说“地狱咽喉”,一会儿说“新冠复阳潮”。专家说这个,专家又说那个!到底听谁的?最后只能靠身体反应。疼就是疼,累就是累,骗不了人!

    也有好消息.吃了五天药,基本不咳了.喉咙还有点异物感,但能大声说话了。煮了碗面,加了个蛋,香得差点流泪。原来健康的时候,从没觉得呼吸顺畅是种福气。

    不过还是不敢大意。天气忽冷忽热,办公室空调一开,几个人接连打喷嚏。我默默把围巾系上了。同事笑我:“不至于吧?”我没说话。经历过一次,就知道有些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昨天路过小学,放学铃响,孩子们冲出来,叽叽喳喳。他们戴着口罩,跑着跳着,书包甩来甩去。有个小男孩边跑边喊:“妈妈!我今天没咳嗽!”声音亮得刺耳。

    那一刻突然觉得,也许我们都在等一个信号——什么时候能不再提心吊胆地活着.不是靠检测,不是靠药物,而是心里真正相信:没事了。

    但这一天,好像还不太近。

    走在回家路上,风吹过来,脖子里一凉。我缩了缩脖子,加快脚步。钥匙掏出来的时候,手有点抖。不是因为冷。是每次进门,总会下意识摸摸喉咙——还在不在疼?好了没有?会不会明天又回来?

    这种感觉,大概只有得过的人懂。

    这就是关于“急性咽炎和新型冠状”的详细介绍!希望你每天起床都精神满满,不觉得累。作息规律了,身体自然就舒服。健康小贴士:多活动,出出汗,健康就会一直陪着你。

    2025-09-28 10: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