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4岁女童急性咽炎

    吃东西的时候更明显,喝口水都皱眉头。奶瓶放在嘴边,摇头不肯吸。以前**的果泥,今天一口没碰。爸爸哄她,她说“咽下去扎得慌”。

    半夜发烧了。体温计一掏,三十八度六。额头烫手,脸蛋红得像涂了胭脂。妈妈拿湿毛巾敷,一会儿又烧上去。退烧药喂了半袋,出汗一阵,热度又回来。

    去看医生。诊所里人不少。小孩咳嗽声 大人叹气声混在一起。轮到她时,小姑娘缩在妈妈怀里,小手抓衣角,眼睛盯着墙上的卡通贴纸。医生拿压舌板轻轻一碰,“啊——”只开了个头就闭嘴,疼得直抽气。

    扁桃体肿了。发红,上面还有小白点。不是化脓那种黄腻腻的,是星星点点的白。嗓子后壁也红,淋巴滤泡凸起来,像撒了一层小米粒。

    急性咽炎。

    开药。一种冲剂,黄色粉末,兑水喝,有点甜味。孩子嫌苦,喝两口吐出来,药汁滴在围兜上。妈妈掰开嘴灌,她蹬腿,哼唧:“不要!难喝!”后来用小勺一点点骗,说是“橙子糖水”,才勉强喝完。

    还有一瓶喷雾。对准喉咙“嗤”一下。第1次喷,她吓哭了,以为是杀虫剂。第2次,爸爸假装自己先喷,夸张地“哇哦”一声,说喉咙凉凉的像吃冰淇淋。她信了,张嘴试一次,果然不疼,反而咯咯笑。

    家里空气干。暖气开着,地板都发热。加湿器搬进卧室,咕嘟咕嘟冒白烟。窗帘拉上,屋里暗下来......她躺在床上,手里捏着小熊玩偶,耳朵歪着听加湿器的声音.

    不让吃零食。饼干 薯片全收走.连酸奶都温了再给。水果切成小块,蒸苹果 煮梨水,放凉一点喂。有一次偷摸抓了一把葡萄干,嚼两下就哭,卡在喉咙疼。

    第3天,烧退了。体温三十七度二。能坐起来看动画片。声音哑,说话像小鸭子......但愿意开口了,指着屏幕说“熊出没了”,还会拍手。

    可到了傍晚,又蔫了。靠在沙发上不动,眼皮沉。摸额头不热,可精神差。吃饭只扒两口,剩一半。妈妈担心,是不是转成肺炎了?还是扁桃体要化脓?

    翻出病历本,看医生写的字。“病毒感染可能性大”,“注意观察并发症”。心里没底。病毒的,抗生素没用。细菌的,就得吃消炎药。可怎么分?血检太遭罪,孩子肯定哭惨。

    夜里醒来三次。每次都是翻身喊“妈妈”,嗓子干。喂点温水,拍拍背,又迷迷糊糊睡着。枕头边上堆着空杯子 药盒 湿巾。

    第5天,终于肯吃一碗粥......小米熬得软烂,加了点南瓜泥。她小口吹着吃,吃完还舔碗。爸爸笑了:“有胃口了,快好了。”

    可第六天早上,突然咳嗽。短促几声,像小狗叫。接着咳得弯腰,脸涨红。咳完喘气,胸口一抽一抽。全家紧张。怕是喉炎。

    赶紧去医院。路上车堵。她坐在安全椅上,咳一阵,歇一阵。妈妈不停回头看,伸手摸脖子,看有没有肿。

    医生听完肺部,说“暂时没事”。喉咙还是红,但没继续恶化。咳嗽是炎症刺激引起的,痰不多.配了止咳的口服液,味道像蜂蜜,她居然主动喝。

    回家路上,经过小区花园。阳光出来了。她趴在车窗上看树,说“叶子绿了”。春天真的来了。

    第七天,能下地跑了。穿着小兔子拖鞋,在屋里哒哒走。嗓子还没完全好,但敢大声喊“我要画画”.蜡笔乱涂,纸上一团蓝一团红。

    药还在吃。一天三次,定时闹钟响。有时候忘了,她自己提醒:“妈妈,喝水吃药时间到啦。”像个小小病人,还挺认真。

    家里人松口气。原来生病是这样:一开始急,中间熬,最后慢慢爬上来。没有奇迹,就是一天比一天好那么一点点。

    邻居问:“打针了吗?”答:“没打。光吃药。”“那好得慢吧?”“也不算。孩子扛得住!”

    其实谁也不知道是不是扛得住。只是小孩子恢复力强,像草,踩倒了,过几天又直起腰。

    有次她咳完,抱着妈妈脖子说:“喉咙里的小怪兽走了吗?”妈妈愣住,然后点头:“走了,被药打败了。”她点点头,安心了。

    第八天,幼儿园老师打电话来问。说班里最近好几个感冒的,估计是交叉传染。之前有个男孩流鼻涕,没痊愈就送来了。

    妈妈没责怪。谁家孩子不生病呢。只是以后早晚多洗手,出门戴个小口罩,尤其人多地方。

    现在,她又能唱儿歌了。虽然声音还是哑,调跑得离谱.唱到“小燕子穿花衣”,自己笑场,咯咯停不下来。

    喉咙不疼了。吞东西顺畅。连米饭粒都不卡。

    某天晚上,她突然说:“妈妈,我以后不吃冰激凌了。”妈妈惊讶:“为什么?”“上次吃,第2天喉咙就坏了。”妈妈忍住笑:“不是冰激凌的错,是你那时候刚好要生病。”

    她似懂非懂,点点头,又补充一句:“那……我还是少吃。”

    行吧......懂事了。

    这场病,十天左右......不算快,也不算慢.中间有反复,有担心,有半夜惊醒,也有小小的进步。

    最难受那几天,她躺在妈妈臂弯里,眼睫毛湿漉漉的,说:“抱紧我。”妈妈就一直抱着,不敢动。

    病好了,力气慢慢回来。脸蛋圆了,眼神亮了。又变成那个追着猫跑 抢遥控器 把袜子塞沙发缝里的小女孩.

    喉咙的事,她很快忘了。

    可大人记得。记得她发烧时攥着的手心有多烫,记得她拒绝吃药时倔强的眼神,记得她第1口主动喝粥时嘴角的笑。

    有些事,不会写进病历。但留在记忆里。

    比如,她康复那天,坐在阳台小椅子上,啃一根蒸胡萝卜条,吃得满脸渣。太阳照在头发上,金黄的一圈。

    风轻轻吹。

    (喉咙好了.)

    ,想了解更多“4岁女童急性咽炎”的知识?建议大家,哪怕身体没啥不舒服,每年检查一次。吃得健康,睡得安稳,身体才会越来越棒。保持好心情,日子才能更舒坦。健康小贴士:多跟家人聊聊天,心里暖暖的,更安心。

    2025-09-26 04: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