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耳朵里头的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有时候就是一阵疼,像有人拿针在里头轻轻戳;有时候又胀得慌,脑袋一歪,耳朵就嗡嗡响.外用药粉?不少人家里备着,老人传下来的法子,瓶瓶罐罐,颜色灰白或淡黄,倒出来一点,吹进去——用那种细管子,轻轻一吹,粉末就钻进耳道。
可这玩意儿真能用吗?得看情况.中耳炎分好几种.有的是耳朵进水了,泡坏了;有的是感冒没好利索,鼻涕倒灌进咽鼓管,细菌顺着往上爬;还有的小孩,腺样体肥大,通气不畅,耳朵老是闷着。药粉……多数是消炎的,硼酸 冰片 炉甘石什么的,有些加了点抗生素成分。表面看着是干爽了,炎症却不一定退。
耳朵这地方,娇气.鼓膜薄得像纸,一捅就破.要是鼓膜已经穿孔,你还往里吹粉?那不是治病,是添乱。粉末进到中耳腔,清不出来,堆着,反倒成了细菌的温床!更别提有些药粉颗粒粗,刺激耳道皮肤,本来只是红肿,结果蹭破了皮,流黄水,越弄越糟。
以前乡下缺医少药,谁家孩子耳朵流脓,大人就找点偏方药粉,棉签蘸了塞进去.见效快?可能。但后遗症呢?听力慢慢变差,说话总要人重复,家长还以为是孩子走神。等发现不对劲,去医院一查,鼓膜粘连,听骨链都受影响了。这时候再治,难了!
也不是所有药粉都不能碰。正规医院开的,标明“外用” “适用于未穿孔鼓膜”的,按说明用,偶尔应急可以。但确认耳朵没破!怎么知道破没破?简单办法:耳朵流不流水?脓多不多?一碰就剧痛?听到声音像隔着层布?这些信号,得警惕.自己拿不准,别瞎试.
还有人图方便,把鼻炎药粉顺手塞耳朵里......荒唐。鼻子和耳朵是通的,但用药路径完全不同。鼻腔黏膜耐受力强些,耳道可不行......药性猛了,烧得慌;配比不对,过敏起疹子,耳朵外面都肿起来.
孩子尤其要注意!他们不会说清楚哪里疼,只会哭闹 抓耳朵.家长一看,哎哟,是不是中耳炎?翻出药粉就上。殊不知小儿鼓膜更薄,中耳腔小,炎症发展快.前一晚还好好的,第2天可能就化脓穿孔。这时候用药粉,等于往伤口撒沙子。
真正靠谱的办法是什么?干净的棉球堵外耳道口,防污水进入;发烧赶紧退,控制全身感染;耳朵疼得厉害,吃点止痛药,布洛芬之类的,缓解症状。最关键——看医生.不是非得打针输液,但得让人看看鼓膜状态。红不红?有没有积液?穿孔没?
药粉这东西,像旧衣服,看着结实,其实经不起新问题考验。现在有滴耳液,成分稳定,剂量精准,一两滴下去,自动扩散。比吹粉省事,也安全。除非特别情况,没人推荐用粉剂了。
可为什么还有人坚持用?习惯呗。老一辈人信这个,比医院的强。药店柜台上也摆着,包装简陋,说明书字小得看不清,成分写“中药提取物”,具体啥?不知道。卖的人也不太懂,反正有人买就卖。
你问效果?五花八门.有人说一次就好,有人说用了三年耳朵越来越聋!个体差异大,没法一概而论。但医学上有个共识:开放性创面,尽量避免固体药物残留。耳朵算半个开放系统,道理一样。
潮湿环境容易滋生细菌。耳朵本来就暖湿,再塞一堆粉末,吸了潮结成块,堵住耳道,通风不良,等于给细菌搭了个窝。更麻烦的是,清理困难。医院要用显微镜,细细勾出来,病人还得忍着疼。
啊,别贪方便。耳朵不舒服,别自己动手搞“治疗”。药粉不是糖,不能随便吃——也不能随便往耳朵里倒.该省的钱可以省,不该省的,比如健康,尤其是耳朵这种精密部件,还是慎重为好.
最后提一句,有些人耳朵痒,以为是发炎,拿药粉镇一镇。其实可能是湿疹,或是真菌感染.用了消炎粉,反而压制不住真菌,越用越痒。这类情况,得反着来,用抗真菌的药水,而不是一味追求干燥。
药粉这事,别迷信。它存在过,也有一定历史背景,但现在来看,局限性太大。耳朵的问题,复杂得很,表面看是发炎,背后可能是免疫 呼吸 甚至发育的问题.光靠一瓶粉末,解决不了根子。
该扔的,就扔了吧。
看了上面的“中耳炎外用药粉”文章,希望你能每天坚持适量运动。这样身体会更结实,不容易生病,精神也会更好.健康小提示:别总把工作放在第1位,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本钱。
2025-09-25 17: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