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中耳炎好多年了

    耳朵,老毛病了。一到阴天就闷着,像塞了团棉花。小时候不觉得,长大才发现不对劲。时不时嗡嗡响,听人说话得侧着头,不然就跟隔了层墙似的。医生说是中耳炎,慢性的,拖久了,耳朵自己“修”不好.

    治过几次.有回发烧,耳朵疼得睡不着,半夜起来撞墙那种疼。去医院,打针,吃药,管了一阵子.可好了没几个月,又犯。反反复复,像雨季的屋檐,滴答滴答,没个完......

    药吃了不少。抗生素 滴耳液 消炎片……瓶子堆在抽屉里,颜色不同,名字拗口。有些药刚用挺好,耳朵通了,脑袋轻了。可再用,就没感觉了。身体记住了这些药,像老朋友见多了也不稀奇。

    也试过偏方。有人说蒜油能治,就捣了生蒜,拌点香油,滴进去。结果火辣辣的,耳朵更堵,还流黄水。吓得不敢再弄。还有人说艾灸管用,蹲在那儿烤耳朵,烟熏得眼泪直流,耳朵倒是热了,病没走。

    最烦的是听力下降.开会时听不清领导讲话,只能点头装懂。朋友聚餐,坐边上根本插不上话,人家笑半天,你还在想刚才那句啥意思。尴尬。不是一次两次.久了,就不爱出门,怕听漏了,怕接不上话,怕别人觉得你装聋作哑。

    耳朵还容易进水.洗澡 洗头,稍不注意,水钻进去,第2天就开始胀。得歪着头跳,单脚蹦,指望水自己流出来。有时候真出来了,带着一股酸味。有时候不出来,闷在里面,几天都不得劲。

    医院去多了,医生脸都熟。问来问去就那几句:“别掏耳朵”“别感冒”“耳朵进水及时处理”。道理都懂.可谁能保证一辈子不感冒?谁洗头不沾水?生活哪有那么干净利落。

    有次拍了个片子,医生指着说里面有点积液,鼓膜有点厚。说得轻描淡写,我听着心沉。积液?那是多少年攒下来的?像老房子墙角的霉斑,一点点爬上去,看不见,却一直在。

    也想过手术。问了,说风险有,不一定痊愈.术后还得小心,不能碰水,不能用力擤鼻,不能坐飞机。想想就算了。耳朵已经这样了,再动刀,万一更糟呢?宁可拖着,好歹还能听见一点......

    现在学会忍了。疼得厉害就吃点止痛药,实在堵得慌就去诊所让护士看看,清理一下耳道。动作轻点,不然会出血。血混着分泌物,看着吓人,但习惯了。

    天气变化特别明显。冬天冷风一吹,耳朵立马发紧。夏天出汗多,耳道潮湿,痒得不行,又不敢抓......春秋倒还好,但一换季准出事.身体比天气预报还准。

    家人总说“早点治啊”,说得容易。怎么早?小时候家里没钱,以为是上火,吃点清热解毒的就算了。等知道严重性,已经晚了。病这东西,一开始小,你不理它,它就赖着不走,越住越深。

    也有时候怀疑,是不是小时候游泳呛水留下的?或者总用耳机听歌,声音开太大?没人能回答。病已经在这儿了,追究原因也没用。就像衣服破了个洞,再怎么回想是怎么划的,洞也不会自动补上。

    现在**的愿望是安静。不是指环境安静,是耳朵里别响。有时候夜里躺下,耳边像有蝉叫,持续不断......睡不着。越听越清楚,越清楚越烦。吃安眠药都不一定压得住那股嗡嗡声。

    耳朵一边好一边差.好的那只还能凑合,差的那只基本靠猜。打电话总拿错方向,对方讲了半天,我说“啊?你说啥?”人家语气立马变了。解释多了累,不解释又误会。

    其实也不是没希望.有回遇到个老医生,说话慢,看了很久。他说这种慢性炎症,治标难治本,但可以控制。关键是别让它反复发作。少熬夜,增强抵抗力,耳朵别受刺激。听起来像废话,细想也有点道理。

    后来试着调整作息。十一点前睡,早上起来喝杯温水.运动不敢太猛,怕耳朵压力大,就慢慢走。饮食也清淡些,辣的少吃,酒几乎戒了。奇怪,那半年耳朵确实安稳了些。

    可生活哪能一直平稳。工作忙起来,连续加班,压力一大,耳朵马上抗议.一觉起来,又堵了。原来那些“控制”全是脆弱的平衡,一打破,老样子回来。

    有时候想,就这样了吧。反正没聋,还能听个大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有人天生听不见,有人做手术花几十万,我这点问题,算什么大事。

    可真到了关键场合,比如面试 谈事 听重要通知,耳朵偏偏掉链子。那一刻才觉得,平常不在意的小毛病,真能绊倒人......

    最近耳朵又不太舒服.不是疼,是沉。像灌了铅,走路都有点偏。不知道这次会不会自己过去。以前能扛几天,现在感觉身体不如从前了。

    药还是备着.柜子里那几瓶滴耳液,标签都快掉了。说明书早就扔了,用量全凭记忆。有时候滴进去凉飕飕的,像是有点用,又好像只是心理安慰。

    算了。能拖就拖吧。疼得受不了再说。反正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再多几年,也不差。

    ,想了解更多“中耳炎好多年了”的知识。希望大家身体棒棒的,远离疾病.愿你每天胃口好,睡得香,精神足。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身体自然更健康。小贴士:适当晒太阳,有助于身体吸收钙哦。

    2025-09-25 20: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