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中耳炎打针后咳嗽发热

    打针了。耳朵不那么疼了,可喉咙开始痒。咳一声,两声,接着就停不下来.夜里尤其厉害,躺下就咳,坐起来也咳,枕头边堆着纸巾,全是湿的。白天还烧,一阵一阵的,体温计甩几下,往上窜到三十八度多,又慢慢退下去.退了又升。反反复复。

    医生说中耳炎得用抗生素.打针快。吃药慢。打了三天头孢,耳朵是消了些肿,鼓膜那块儿不红了。可怎么反倒咳上了?是不是药不对?还是……别的地方出问题了?

    孩子五岁,不会说清楚哪儿难受。只知道捂着耳朵哭,现在又抱着胸口咳。问他冷不冷,点头。盖厚被子,出汗,汗一凉,又打哆嗦。喂水,喝两口推开。饭也不吃!一碗粥放那儿,凉了又热,热了又凉。

    家里老人说:打针把火往下压了,压到肺里,咳。听着玄乎,但好像又有那么点道理。小时候谁没听过“寒气入肺”这种话?邻居家小孩上次发烧,也是先耳朵痛,后来喘,住了院.说是肺炎。

    不敢大意。又去了趟医院.大夫听了一下肺部,说没事,没啰音,不像是支气管炎。但咳嗽加上发热,不能掉以轻心。开了点止咳的糖浆,还有退烧药。叮嘱:要是咳得厉害,或者烧过三十九度,再来。

    回来路上,风大。孩子缩在怀里,脸通红。不知道是烧的,还是风吹的。到家立马塞进被窝。量体温,三十七度八。不算高,可人蔫了。眼睛半睁不睁,像睡又睡不着。

    夜里咳得更凶。一咳就吐,吐完接着咳.吐的是胃里的奶和药。地上一堆脏东西。收拾完,自己也累了。坐在床边发呆。脑子里乱七八糟:是不是过敏?是不是空气太干?是不是药引起副作用?

    查过一点资料。头孢类有时候会引起胃肠道反应,腹泻 恶心.但咳嗽?没怎么提。也有说极少数人会有呼吸道症状。不确定算不算.

    第2天烧没退干净。早上三十七度五,中午又爬到三十八度二。咳嗽断断续续,像有东西卡在喉咙深处,咳不出来,咽不下去。说话声音都哑了。叫妈妈,声音细细的,听着揪心。

    换了家诊所看!新来的医生年轻,戴眼镜......问得细:打的什么针?什么时候开始咳?有没有鼻涕?痰有没有颜色?

    一一回答。他说可能是继发感染。中耳炎好了,身体虚,病毒或细菌趁机往呼吸道跑。不一定严重,但也得防着。建议查个血常规.犹豫了一下,还是做了!抽血时孩子哭得撕心裂肺!

    结果出来,白细胞不高,淋巴细胞有点偏上。医生说倾向病毒感染.不用再打抗生素。吃点抗病毒的口服液,配合止咳化痰的。观察几天。

    回家后药换了。针也没再打。每天吃三次药,味道怪,孩子皱眉。哄着喂。夜里咳少了些,但还是咳.体温波动,没彻底下来.

    第3天,烧基本退了。早起三十六度九,中午三十七度一。精神好点,能坐起来玩积木......咳嗽还在,不过不像之前那么急。每次咳两三声,间隔时间长了。

    老人说:总算见好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哪有一下就好的道理?

    想起之前邻居小孩住院的事。他们一开始也以为是感冒,拖了两天,最后喘不上气才送急诊。肺部大片阴影。现在想想,后怕。

    这次不敢拖。哪怕只是轻微咳嗽,也得盯着。尤其是打完针以后出现的症状,更要留神。药物可能压住一个地方的炎症,另一个地方却冒出来。

    还有环境.屋里一直开暖气,空气干。买了加湿器,放卧室。水雾腾腾的,像小浴室。也不知道有没有用,但试试总比不试强。

    饮食也调整。不吃油腻,不吃甜食。煮点小米粥,蒸苹果泥。梨炖川贝,一天两次。虽然孩子不爱喝,但骗他说是甜汤,勉强喝几口......

    第七天,基本不咳了。体温稳定。耳朵复查,医生说恢复得不错。鼓膜完整,没有穿孔迹象。松了口气。

    回头想想,整个过程像走夜路。黑漆漆的,不知道下一步踩空不踩空。打针不是终点,只是开始。症状转移,身体反应,每个变化都得琢磨。不能光听医生一句话就安心。也不能自己瞎猜乱用药......

    最怕的是误判。把肺炎当普通咳嗽,把药物反应当病情反复。中间那几天,真想再冲去医院,可又怕折腾反而加重负担。

    还好撑过来了.孩子脸上有了笑模样。会跑会跳,吵着要看动画片。晚上终于能一觉到天亮。

    病好了,心里却留下点什么。不是经验,更像一种警觉.身体的信号,有时候很隐蔽.咳嗽不是小事,发热也不一定是感冒。特别是用了药之后的变化,更得盯紧。

    以前觉得打针就是解决问题。现在知道,打针可能只是换一个问题。治标的时候,别忘了看看本......

    屋里加湿器还在转。水箱快空了。明天得记得添水。

    ,希望今天分享的“中耳炎打针后咳嗽发热”能对你有帮助。学会保护自己,才能睡得更安心。愿你每晚都能做个好觉,不被打扰,也不做噩梦。好睡眠,是健康的基础!   小提醒:别低头玩手机太久,颈椎会吃不消哦。

    2025-09-24 17: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