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流血。不是闹着玩的.化脓性中耳炎,听着像是个老词儿,可真摊上事儿了,谁也躲不开。
头几天耳朵就开始嗡嗡响,像有只蜜蜂在颅内盘旋。接着是疼,一阵一阵地抽,晚上更厉害,躺下就炸,翻身都得小心翼翼。后来开始流黄水,黏糊糊的,枕头边上总有点湿印子。没当回事,以为是上火,滴了点普通药水,结果越滴越糟。
突然有一天,擦耳朵的时候发现,纸巾上有红的。不是黄里带点褐,是鲜红。吓了一跳。再一碰,又渗出来一点。不多,但确确实实是血。
这就不对劲了。中耳炎怎么会出血?脑子里闪过一堆念头:是不是鼓膜破了?会不会影响听力?还能不能好?
赶紧去了医院。大夫拿个小镜子照了照,说:“鼓膜穿孔了。”声音淡淡的,可我听着像雷劈.穿孔?那不就是破了个洞?里面的东西——脓啊 血啊 发炎的组织——全从这儿漏出来。
他说这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一种表现。反复发作,耳朵长期处于感染状态,鼓膜承受不住压力,加上炎症侵蚀,终于撑不住了。一破,反而不那么疼了......因为压力释放了。但这不代表好了.相反,危险才刚开始。
有些人觉得不疼了就是好转。错。可能更糟!因为鼓膜破了,外界细菌更容易钻进去。洗澡进点水,甚至吹个风,都能引发新一轮感染。而且啊长期流脓,听小骨也可能被腐蚀。听小骨是什么?三个小米粒大小的骨头,连着鼓膜和内耳,负责传声。坏了,听力就一点点往下掉。
有人拖了好几年,一边耳朵几乎听不见了。还不自知,以为年纪大了,耳背正常。其实不是。是病在啃.
医生开了抗生素,口服加滴耳液。叮嘱不能进水,洗头得用棉球塞住外耳道。棉球还得裹层凡士林,不然一湿就失效。听起来挺麻烦,但没办法......这阶段最怕二次感染。
用药大概十来天,流血止住了。脓也少了。可耳朵还是闷,像塞了团棉花.自己说话声音特别大,别人讲话却听不清。这种感觉很难受。像被隔在玻璃罩里,看得见世界,却融不进去.
复查时大夫说恢复得还行,但穿孔没长上。得观察三个月。如果自己不愈合,可能得手术。手术叫鼓室成形,补鼓膜。不算大手术,局麻就行。但毕竟动刀子,心里还是打鼓。
想起小时候邻居家孩子,耳朵一直不好,老流脓。大人说“没事,出脓反倒好,毒排出来了”。这话现在想想真是害人。哪有什么排毒,那是身体扛不住了,在求救......
还有人信偏方,用草药汁往耳朵里灌。说是秘方。结果越灌越烂。耳朵这地方,娇贵得很。鼓膜薄如蝉翼,离脑子也不远。乱来不得。
最怕的是并发症。中耳炎往上走,能引起脑膜炎。虽然少见,可一旦发生,命都悬着。侧面看,耳朵后面要是肿了、发红 按着疼,就得立刻去医院。那是乳突炎,骨头都感染了。
小孩更得注意。他们不会说清楚,只是哭闹、抓耳朵 发烧。家长一看发烧就给退烧药,压下去完事。可源头没治,炎症还在里头烧着。时间一长,鼓膜穿孔,语言发育都受影响。听得不清楚,学说话自然慢。
治疗的关键是早。一开始疼 流脓就该管。别拖。一拖,急性变慢性,根子就难除了。
再说说生活习惯。很多人不知道,鼻咽部的问题也会牵连耳朵。比如腺样体肥大,或者长期鼻炎。鼻子不通气,耳咽管开不了,中耳压力失衡,容易积水、发炎。有时候治耳朵,还得看鼻子。
抽烟的人耳朵也容易出事。烟雾刺激黏膜,耳咽管功能下降。家里有孩子的,尤其别在屋子里抽。二手烟对孩子的耳朵伤害不小。
游泳爱好者也要小心。泳池水不干净,加上潜水 跳水时压力变化大,容易把细菌压进耳朵。游完用干毛巾捂捂耳朵,侧头让水流出。别拿棉签使劲掏,越捅越深,反而把脏东西推进去。
现在耳朵好多了。血不出了,脓也没了。可还是不敢大意。天气一变,耳朵就隐隐发胀。可能是气压影响。提醒我,它还没彻底康复.
有人说,耳朵嘛,一边坏了,还有另一边。话是这么说。可真到听不清那天,才知道声音多珍贵。鸟叫 雨声 熟人的一句“喂”,这些平常的声音,一旦模糊,生活就少了颜色!
别轻视耳朵的小毛病。疼也好,流脓也罢,都是信号。及时处理,别等穿孔 出血才后悔。
身体的事,骗不了人。它发出警报,你就得停下来看看。不然,迟早要还。
想了解更多关于“化脓性中耳炎流血”的内容吗?给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从现在开始吧!愿你每天都开心,心情好,身体也越来越棒。笑一笑,十年少,这话真不假。健康小贴士:多吃点豆制品,补充蛋白质,身体更有劲儿!
2025-09-19 2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