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确诊房缺后 要选择出正确的治疗措施

      房缺在医学上也叫房间隔缺损,当两个心房之间有房间隔缺损存在的时候,由于压力的关系(左心的压力明显高于右心),富含氧气的血液(动脉血)会被迫由左侧(左心房)通过缺损进入右侧(右心房)。对于房缺的诊断并不难,一般结合房缺的症状体征在结合心电图、胸部X线和心脏超声检查即可确诊房缺。在确诊房缺后要立即治疗,由于治疗方法很多,所以要选择出正确的治疗措施。

      确诊房缺后 要选择出正确的治疗措施:

      对于1岁以上的继发孔型房缺罕有自发性闭合者,对于无症状的患儿,如缺损小于5mm可以观察,如有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一般主张在学龄前进行手术修补。约有5%婴儿于出生后1年内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者也可施行手术。成年人如缺损小于5mm、无右心房室增大者可临床观察,不做手术。成年病例如存在右心房室增大可手术治疗,合并有心房纤颤者也可同时手术,但肺血管阻力大于12单位、出现右向左分流和发绀者则禁忌手术。

      也有一部分继发孔房缺如位置合适,可行微创的经心导管介入治疗。经股静脉插管,将镍钛合金的封堵器夹在房缺处,闭合房缺达到治疗目的。不用开胸手术。

      继发孔房缺常经胸骨正中入路于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右前外侧切口也可提供良好的手术显露,但需排除合并有其他类型心脏畸形。小的继发孔型房缺可直接缝合,如缺损大则需用心包片或涤纶补片修补,完成修补前左心房注水以防止心脏复跳后出现空气栓塞十分重要。

      一般来说,静脉窦型房缺修补较为复杂,一般经上腔静脉直接插入引流管以增加缺损显露,修补中必须辨别右上肺静脉开口并避开窦房结,将补片缝于右肺静脉入口前沿的右房壁上,以保证肺静脉引流入左心房,如有必要则需补片加宽上腔静脉入口,防止静脉回流受阻。年龄大的房缺病例术后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较高,可用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增快心率,术中安置临时起搏电极为有效措施。

      未经手术的房缺病人自然病程与缺损的类型、分流量大小及是否合并有其他类型的心脏畸形有关,多数可生长至成年,但寿命缩短,病人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单纯继发孔型房缺手术死亡率低于1%。手术后由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善,病人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其长期生存率与正常人对比无显著差异。成年患者特别是合并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或肺动脉高压者,手术死亡率相对较高,有时尽管成功接受了手术修补,已有的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依然存在,但病人心脏功能可得以改善,其长期存活率也明显高于未手术病例。

      以上就是“确诊房缺后 要选择出正确的治疗措施”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患者朋友。总的来说房缺病人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术后的护理,这样治疗才有效果。

    2016-05-31 14:47:17

房缺3-18岁介入在线咨询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