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把房缺也叫作房间隔缺损,房缺的发病并不常见,但是危害却是非常可怕的,很多的房缺的早期症状并不是非常明显,想要及时发现只能依靠房缺的症状表现,在发现房缺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治疗。对于房缺的治疗,有专家认为介入治疗是首选。房缺患者缺损边缘至冠状静脉窦,上、下腔静脉及肺静脉的距离≥5mm,距房室瓣≥7mm的都可做介入治疗。
治疗房缺前要注意判断房缺类型,房缺一般分为原发孔型和继发孔型两个类型。而房缺的治疗,确定疾病类型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不同类型的房缺,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上是截然不同的。继发孔型缺损可直接缝合,而原发孔型缺损必须用补片修补。另外,由于近年来介入治疗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家长青睐介入治疗。但是特别提醒家长们,对于绝大多数的继发孔型房缺,介入治疗是不错的选择;而对于原发孔型房缺,一般不能选择介入治疗。
房缺患儿一般会合并肺炎和心力衰竭,而如果在术前有此类现象的话,必须要先行进行内科治疗控制病情,待稳定后方可进行手术。一些房缺患儿可能没有很明显的症状反应。无症状的患儿一般无需进行治疗,但是也不能大意,需要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此类检查在孩子学龄之前尽量不要中断。
介入治疗适应证是房缺缺损直径在5-36mm之间,周围有足够的边缘(>5mm)。但封堵器及类似的国产封堵器的设计使其可能用于封堵部分边缘缺乏或边缘<5mm的缺损。部位偏前造成前缘缺乏或边缘不足最为常见,一般认为介入治疗如果其后缘足够,选择比缺损最大径稍大封堵器,则完全可以采用介入治疗。而后缘薄弱或缺乏,往往提示缺损伸展直径更大,介入治疗对操作医生包括超声医生的技术和经验要求较高;对两孔行介入治疗则要注意两处缺损的间距,如一个封堵器不能完全封堵,则应用双球囊同时测量两处缺损,如间距小,原则上先封堵小的缺损,后封堵大的缺损,应用大伞夹住小伞。
以上就是“房缺危害大 选对方法很重要”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患者朋友。生活中我们要及时发现房缺的存在,并且及时接受正规医院的治疗,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多加配合医生,避免半途而废,以免给房缺的治疗增加难度。
2016-05-27 12: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