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烧伤的诊断

      烧伤的严重程度同烧伤面积和深度有密切的关系。烧伤的诊断就是较正确地估计烧伤的面积和深度,这是判断伤情和治疗烧伤的重要依据。

      (一)烧伤面积的估计

      烧伤面积的计算,目前国内多采用新九分法和手掌法。前者用于计算大面积烧伤,后者常用于小面积的计算和作为九分法的一种补充。

      1、九分法:是将成人的体表面积分成11个9%,以便计算。

      为了便于体表各部位面积的记忆,根据上列图表,新九分法的助记口诀为“3 3 3”,“5 6 7”,“5 7 13 21”,“13 13会阴1”。

      由于儿童头部比例较成人为大,下肢较小,应根据其年龄作如下调整:

      小儿头部面积为:9+ (12=年龄): %。

      小儿双下肢面积为:46-(12-年龄)= %。

      2、手掌法:以病人的手掌测量,五指并拢后,掌面面积相当于体表面积的1%。

      临床上判断烧伤面积时,只计算Ⅱ~Ⅱ度烧伤,Ⅰ度不包括在内。

      (二)烧伤深度的估计

      目前,较普遍采用三度四分法,即烧伤的深度分为Ⅰ度、浅Ⅱ度、深Ⅱ度、Ⅲ度。

      三度四分法的组织学划分

      1、Ⅰ度烧伤:病变最轻。表皮损伤,但生发层(亦称基底层)健在,故再生能力活跃。常于短期内(3~5d)痊愈,不遗留瘢痕。有时有色素沉着,但可于短期内恢复至正常肤色。

      2、Ⅱ度烧伤:根据伤及皮肤结构的深浅又分为两类。

      (1)浅Ⅱ度:包括整个表皮,或真皮乳突层的损伤。由于生发层部分损伤,上皮的再生有赖于残存的生发层及皮肤的附件,如汗腺管及毛囊等的上皮增殖。如无继发感染,一般经过1~2周左右愈合,亦不遗留瘢痕。但有时有较长时间的色素改变。

      (2)深Ⅱ度:包括乳突层以下的真皮损伤,但仍残留有部分真皮。由于人体各部分真皮的厚度不一,烧伤的深浅不一,故深Ⅱ度烧伤的I临床变异较多。浅的接近浅Ⅱ度,深的则临界Ⅲ度。由于有真皮残存,仍可再生上皮,创面可自行愈合。

      这是因为在真皮的下半部的网状层内,存有毛囊、汗腺和皮脂腺。它们的上皮增殖,就形成修复创面的上皮小岛。但创面在未被上皮岛被覆以前,已形成了一定量的肉芽组织,故愈合后,多遗留有瘢痕。如无感染,愈合时间一般约需3~4周;如发生感染,不仅愈合时间延长,严重时可将皮肤附件或上皮小岛破坏,创面则需植皮方能愈合。

      3、Ⅲ度烧伤:系皮肤全层损伤,有时烧伤可深及皮下脂肪、肌肉甚至骨骼等,故Ⅲ度烧伤的含义较广,代表的严重程度也不一致。曾有人将烧伤深及肌肉、骨骼和内脏器官者称为Ⅳ度烧伤。但在早期,深在的Ⅳ度损伤往往被损毁的皮肤遮盖,临床上不易鉴别,故少采用。由于皮肤及其附件全部被毁,创面已无再生的来源,创面修复必须有赖于植皮或周围健康皮肤爬行的上皮。

    2014-08-02 10:04:57

杨陆涛 主治医师
擅长:对于小儿和成人的不同原因造...
29.00元/咨询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