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诊断小儿高血压的注意事项

      专家称,大约七成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得病,高血压患者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小儿高血压患儿也越来越多。

      小儿血压正常值因年龄不同而异,年龄愈小血压愈低。目前认为血压高于相同年龄段收缩压(高压)或舒张压(低压)20毫米汞柱,或学龄前儿童>110/70毫米汞柱,学龄儿童>120/80毫米汞柱要考虑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在小儿少见,约占20%~30%,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继发性高血压较多,约占65%~80%。在小儿继发性高血压中,肾脏疾病占79%,其次为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中毒等。

      应把测量血压列为儿童定期体检内容之一。对正常血压偏高者应定期随访。对轻度高血压患儿应仔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及尿常规化验。如有高血压、心肌梗塞或脑溢血等家族史,患儿肥胖,除轻度高血压外无其他阳性物理征,提示为原发性高血压。如血压持续升高,尤其舒张压至13.3kPa(100mmHg)以上者必须作进一步实验室检查。

      如何确定孩子患了高血压?

      小儿高血压的评定标准,目前倾向于用百分位法。而小儿高血压的症状,随血压增高程度、有无原发疾患及其严重程度而异。

      1、轻度高血压患儿,常无明显症状,仅于体检时发现。血压明显增高时可有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血压升高的判断,新生儿超过 10.7/6.7kPa,婴幼儿超过13.3/8.OkPa,学龄前儿童超过16.0/10.5kPa,学龄儿童超过17.3/12.OkPa,即可诊断高血压。

      2、肾损害症状常不明显,至晚期可出现夜尿。肾上腺性征异常症临床特点为男性化与高血压并存等。

      3、嗜铬细胞瘤可有多汗、心悸、心动过速、体重减轻等症状,血中儿茶酚胺过多。

      4、皮质醇增多症可有软弱、肥胖、体型变化、多毛、瘀斑等。

      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则有周期性肌张力低下、软弱、手足搐搦、多尿、烦渴等。

      6、眼底改变。分4度,Ⅰ度:正常眼底;Ⅱ度:可见局灶性小动脉痉挛;Ⅲ度:伴渗出或有出血;Ⅳ度:伴视乳头水肿。Ⅲ或Ⅳ度眼底改变提示恶性高血压,并可迅速进展为高血压脑病的可能,应积极降压治疗。

    2013-07-20 10:30:48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