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三点多,宝宝突然咳醒了。那种咳,不是轻轻的干咳,是喉咙里像卡了根小刺,一吸气就“咳——咳——”地往上顶,带着点嘶嘶的哨音。我赶紧开灯,小脸通红,嘴唇有点发干,眼睛睁得圆圆的,像是吓到了!抱起来拍拍背,他往我怀里钻,身子烫得厉害。
咽炎。白天医生说的这个词,现在在脑子里来回撞。说是急性,病毒感染,不吃抗生素.可这咳嗽……哪是病毒两个字能打发的.白天还好,就是嗓子红,吃饭时皱眉,吞咽像在忍痛。晚上一躺下,咳得像要把肺咳出来!
枕头垫高一点?试了。热水喝了一杯又一杯,温的,不烫。房间里加湿器开着,雾蒙蒙的,像浴室刚洗完澡。可咳还是来,一阵一阵,像潮水,退下去一点,猛地又涨上来。
有次咳完,他喘着气说:“妈妈,喉咙……扎。”扎?我说不出话。只能摸他的背,一圈一圈,像哄新生儿那样哼歌,其实根本不成调。
药吃了。清热解毒的口服液,还有止咳的,味道怪怪的,他每次喝都皱鼻子。白天勉强喝,晚上喂药简直打仗。一勺子递过去,头扭到一边,眼泪都快出来了。最后还是捏着鼻子灌进去的,看着他咽下去,心揪着。
邻居说用梨炖冰糖。做了。炖了两次,一次放了川贝,结果咳更凶,可能太凉。后来只放一点点冰糖,炖得软烂,一勺一勺喂。他爱吃甜,这次没抗拒。可吃完两小时,照样咳醒。
半夜咳得最狠那回,我抱着他在客厅走来走去。窗外黑乎乎的,楼道灯坏了,对面人家早睡了.只有钟在响,滴答滴答......他在我肩上抽一口气,又咳,咳得身子一抖一抖。我想哭,但不能。得稳住,哪怕只是装。
翻手机查资料?不敢。越看越怕。什么喉梗阻 呼吸困难 高烧惊厥……这些词像虫子,爬进脑子就不走了。关掉屏幕,黑漆漆的,反而安静点。
第2天早上,咳轻了点。太阳照进来,窗帘缝里一道光。他靠在床上玩小汽车,声音哑得像小鸭子。我松了口气,以为好了。结果中午一睡觉,平躺下去,咳又来了。比昨晚少,但断断续续,像有东西黏在喉咙底,咳不出来,咽不下去。
医生说,咽炎引起的咳嗽,是因为咽喉充血肿胀,躺下后分泌物倒流刺激,加上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咳就容易加重。听着挺科学,可讲给一个三岁孩子听?他只知道疼,只知道不舒服,只知道要妈妈抱着.
有天下午,他坐在沙发上,突然抬头问我:“妈妈,为什么晚上坏?”我愣住.“什么坏?”“晚上,咳咳,不好睡.”我说:“因为晚上……嗯……身体在修东西!”“修什么?”“修喉咙!”他点点头,好像懂了,然后趴我腿上,闭眼,像只累极的小猫。
家里老人说,以前孩子咳嗽,拿艾叶煮水泡脚,或者生姜片贴脚心......我试了生姜,切一片,用胶布贴在他脚底涌泉穴。他一开始觉得凉,后来忘了。贴了一夜,第2天说喉咙“不扎了”,但晚上又开始咳。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真有点效.
还有一回,我实在扛不住,凌晨四点给他含了一小块蜂蜜。医生说过一岁以后可以少量用,但别多吃.他含着,慢慢咽下去,那阵居然安生了半小时。后来查资料说蜂蜜能缓解夜间咳嗽,比某些止咳药还管用。可这不是药,不能当饭吃。
最怕的是咳着咳着,接不上气。有一次他咳完张着嘴喘,脸憋得发紫,我吓得直接抱起冲向门口,穿鞋都顾不上。幸好几秒后缓过来,哇一声哭出来,反而顺畅了。那一晚,我没再睡,守着他,手一直搭在胸口,感受那小小的起伏。
第3天傍晚,咳明显少了。白天几乎不咳,晚上也就一两声。嗓子还是哑,但吃饭不皱眉了.我摸他脖子,淋巴结好像也没那么肿。体温正常三天了。
终于……快好了吧?可我不敢放松.前两天以为好了,结果夜里又反复。这种病,像潮水退了又涨,你以为到底了,它还能卷回来。
现在每晚还是开着加湿器,水汽扑在脸上,凉凉的。床头放着水杯,药摆在顺手的位置。他一翻身,我耳朵就竖起来。轻微的吭吭声都能让我醒。
咽炎会自己好。大多数时候,一周左右。可这一周,对家长来说,像走了十公里夜路,没有灯,只能一步步挪。
宝宝现在会说:“妈妈,喉咙舒服了。”我说:“嗯,快好了。”他笑了,露出缺了半颗的乳牙。
有时候,病不是一下子好的。是一点点退的。像冬天的冰,裂一道缝,再裂一道,最后哗啦一声,碎了。我们等的就是那一声.
可下次呢?下次他还小,还会病。我还是一样慌,一样不知所措。能做的,不过是守着,陪着,一次次把药吹凉,一遍遍拍背,一句句说“不怕”。
喉咙的炎症会消。咳嗽会停。可那些深夜里的焦灼 无助 心疼,像刻在心里的印子,不会轻易散。
只要他还在长,这些事,就不会结束。
,如果你对“宝宝急性咽炎晚上咳嗽”还有疑问,欢迎来咨询。祝你每天气色好,精神足,走路都带风。别太累,记得多休息,身体才能轻松。健康小提示:饮食习惯好,健康才能长久陪伴你。
2025-10-21 10: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