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急性咽炎会传染宝宝

    喉咙一疼,就开始担心。尤其是家里有小宝宝,整天抱来抱去,亲亲蹭蹭,哪哪儿都接触。我前两天嗓子突然发紧,吞口水像在咽刀片,干、痒、咳,一连串来了。查了下,是急性咽炎。医生说病毒引起的可能性大,得注意隔离,别传给孩子。

    可真能隔开吗?宝宝才八个月,不会说话,不舒服就哭。你抱他,他往你怀里钻;你不抱,他更闹。喂奶、换尿布、哄睡……一天十几回亲密接触。你说怎么防?洗手勤一点,戴口罩,说话离远点。但孩子一哭,心软,还是贴过去亲脸。完了,心里咯噔一下——这会不会传给他?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咽炎不是全都会传染.细菌性的,比如链球菌感染,传染性强些。病毒性的,像感冒引来的,也传,但途径主要是飞沫和密切接触。打个喷嚏,咳嗽一声,唾沫星子飘在空气里,宝宝吸进去,可能就中招.或者你摸了嘴,又去拿玩具,他抓过来塞嘴里——病毒就这么溜进去了。

    我家那几天,全家紧张得跟打仗一样!婆婆说:“你别靠近孩子。”老公把婴儿床搬到另一个屋。我听着宝宝半夜哭,想冲过去抱,硬被拦住。心里难受,又怕真害了他。后来查资料,发现婴幼儿免疫系统不成熟,呼吸道又窄,一旦感染,容易发展成喉炎、支气管炎,甚至肺炎.比大人严重多了。

    有次我咳得厉害,宝宝正坐爬行垫上玩。我没忍住,低头咳了一下,离他不到半米。他抬头看我,眼睛亮亮的,还伸手要我抱。我没敢动。五秒钟,像过了五分钟。那种无力感,真憋屈。你是妈妈,却不能靠近自己的孩子。

    不过也不是所有情况都会传!有些人症状重,但病毒载量低;有些人轻描淡写,反而带毒多。免疫力也关键.宝宝如果最近没打疫苗 睡眠差、刚好长牙,抵抗力下降,风险就高。我们家宝宝前阵子断奶,情绪不稳定,夜里醒七八回,这种时候最怕生病。

    还有个问题,症状不典型。大人咽炎,疼得明显,发烧、头痛跟着来。宝宝呢?说不出来......可能只是烦躁、拒食、流口水多。有的孩子喉咙痛,吃奶时哭闹,家长还以为是闹脾气。等发现不对劲,已经烧到三十九度了。

    我记得邻居家小孩去年冬天就是这么中招的。妈妈感冒没在意,照常喂奶、亲吻。三天后孩子开始喘,嘴唇发青,送医院说是急性喉炎,插管住了三天。吓死了。回来后她妈自责得不行,说早知道就该躲远点。

    啊,得了急性咽炎,家里有娃的,真得上心!不是吓唬人。能不住一起好,哪怕几天。吃饭分开,餐具单独洗,煮一煮。口罩戴,尤其在同一个房间时。别对着孩子咳嗽 打喷嚏,用手肘挡一下。勤通风,别让屋子闷着......

    有时候想想,当父母就是这样。自己病了,第1反应不是休息,而是“别传染给孩子”。夜里发烧,宁愿自己扛,也不愿吵醒家人。宝宝睡着了,蹑手蹑脚去厨房喝水,杯子都不敢碰出声。这些细节,没人教,自然就做了。

    但也不是说一点亲密都不能有。完全隔离对宝宝心理也有影响。六个月上面的娃,已经开始认人,突然妈妈不见了,可能焦虑、夜惊。折中办法是:戴口罩接触,减少面对面时间,让其他人多帮忙。喂奶可以继续,但喂之前洗手、戴好口罩,喂完尽快离开。

    药物方面,得听医生的。抗生素不能乱用,病毒性的吃了也没用,反而伤肠道。退烧药、含片、漱口水,有些不适合哺乳期妈妈。我那次医生开了温和的中成药,配合盐水漱口,三天缓了些.

    恢复期也要小心!表面不咳了,不代表没病毒。有研究说,咽部病毒可能持续排出一周左右。别一觉得好就放松警惕。亲孩子 共用餐具这些事,再等等!

    说到底,预防最重要。季节交替,温差大,容易中招。少去人多的地方,出门戴口罩,回家洗脸洗手.家里有人感冒,早点分碗筷。宝宝的玩具定期擦洗,尤其是咬过的。

    有一回我看见宝宝拿着我的梳子啃,吓得赶紧抢下来。后来才知道,这种日常小动作,才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传播途径.一根头发、一点皮屑,可能带着病毒。不是危言耸听,是真的有案例。

    最后想说,别太自责.人生病难免,谁还没个疏忽的时候。关键是意识到风险,及时调整。宝宝要是真不小心中了招,观察精神状态,不吃奶、呼吸快 脸色差,马上去医院.别拖。

    喉咙还是会疼,日子还得过。但只要宝宝没事,心里就踏实。

    ,“急性咽炎会传染宝宝”,有啥问题欢迎留言。   身体要顺,心情要好。   日子嘛,越活越带劲儿才对。   别太累,该歇就歇。   劳逸结合,才能活得久。   小提醒:心态好,身体也会跟着好起来。

    2025-10-21 11: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