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一痒,就想咳嗽。鼻孔堵着,像塞了团棉花。白天还好,晚上躺下,右边通一下,左边又不通。翻来覆去,睡不踏实。第2天脑袋沉,说话带鼻音,同事说:“你感冒了?”不是感冒,是老毛病又来了——急性鼻咽炎。
去年冬天发了三次。年前一次,年中两次。每次都是先喉咙干,然后耳朵深处有点闷,接着打喷嚏,清鼻涕止不住。药吃上,头孢 抗过敏的 清热解毒的,一堆药片摆桌上,像开小卖部。三天后症状轻了,药一停,两天又回来。反反复复,像雨季的潮气,散不掉。
医生说:“注意保暖,别吃辣。”我说:“我早就不吃火锅了。”他说:“那也别太累。”可谁不累呢?上班赶项目,回家哄孩子,哪天不是十一点后躺下。身体像台旧车,零件松了,修修补补,勉强跑。
有次发作特别猛。半夜醒来,鼻子完全堵死,只能用嘴呼吸。嘴巴干得发苦,喉咙像被砂纸磨过。喝了水,没用......坐起来,开加湿器,也没用。干脆不睡了,坐在沙发上刷手机,等天亮。第2天请了假,去医院挂急诊!大夫看了看嗓子,红得像熟透的樱桃,扁桃体肿大,说是急性发作,得输液。
输了三天,症状退了。医生在病历本上写:“慢性鼻咽炎急性加重。”我盯着那行字看半天。“慢性”两个字扎眼。以前以为就是普通感冒,没想到它悄悄扎根了。
后来查了些资料,也不是全懂。说这病跟免疫力有关,也跟环境有关。空气干燥 粉尘多 空调房待久了,都容易犯。还有人说情绪紧张也会诱发。我不信,直到有次吵架后当晚就喉咙痛。真邪门.
家里换了空气净化器.枕头套一周洗两次。出门戴口罩,尤其刮风天。这些事做着做着就成了习惯。可防得住外因,防不住内因.有时候啥都没干,突然就嗓子不对劲了。
中药也试过。一个亲戚介绍的老中医,号完脉说:“肺胃有热,加上气虚。”开了几副汤药,黑乎乎一锅,喝下去肚子咕噜响,味道像烂树叶泡水。喝了一周,感觉……好像好一点?又好像没变。不敢说无效,也不敢说有效。反正钱花了,时间搭进去了。
最烦的是吃饭。以前爱吃重口味,现在稍微咸点,喉咙就刺啦刺啦疼。辣椒不敢碰,油炸的少吃。朋友聚餐,大家涮肉喝酒,我坐在边上喝白开水。有人笑:“你现在活得像个养生博主。”我笑笑,其实心里憋屈。
也有误诊的时候。有回喉咙痛,以为又是鼻咽炎,自己买药吃。结果越吃越严重,耳朵开始嗡嗡响。再去医院,说是中耳炎引起来的,和鼻咽有关联,但处理方式不一样。白折腾几天。
孩子学校流感爆发那阵,我紧张得不行。她回家咳嗽两声,我就量体温,看嗓子。生怕她传染给我。结果她没事,我自己倒先中招。可能不是传染,是应激反应?神经绷太紧,身体先垮了。
发作频率高了以后,人变得敏感。天气一转凉,脖子就缩起来。闻到烟味 香水味,马上皱眉。办公室有人喷气味浓的护手霜,我直接站起来开窗。人家眼神怪怪的,我也管不了那么多。
最崩溃的一次是演讲前。准备很久的汇报,PPT改了八遍。上台前三小时,嗓子突然哑了,说话费劲。喝水,含润喉糖,都没用。站在台上,声音发抖,词也忘。下来后躲进卫生间,对着镜子看自己:脸发白,眼圈发青,活像病号。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不愿见人。不是因为讲砸了,是因为觉得自己脆弱。一场小炎症,就能让所有计划崩盘。身体成了不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炸。
慢慢学会妥协。重要的事提前安排,不卡在季节交替时。随身带药,含片 喷雾 消炎的,小包里塞得满满当当。同事调侃:“你这是移动药箱。”我说:“保命要紧。”
也想过痊愈。问医生能不能手术。他摇头:“不是鼻息肉,也不是腺样体肥大,切不了什么。”那就只能拖着。像对付一个赖着不走的客人,赶不走,还得供着。
最近一次发作,没急着吃药。试着多休息,喝温水,蒸毛巾敷脸。第3天居然自己缓过来了。惊喜之余又怕——是不是好了?还是暂时压住了?
这病教人谦卑。你以为能掌控生活,其实连呼吸都不一定由自己说了算。它不致命,但折磨人。像鞋里有颗小石子,走一步硌一下,不疼,但没法专心走路。
有时候想,也许它不会走了。得学着和它共处。该吃药时吃药,该休息时休息,不硬扛。也不再指望“彻底好”。只要别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就算赢.
昨天天气阴,风大。出门前犹豫了一下,还是加了件外套。走到半路,鼻子微微发酸。心头一紧。还好,只是风吹的。这次,还没发作。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 别忘了,心态很重要。 保持乐观,积极面对每一天。 多了解点健康常识,对身体有好处。 水果要多吃,维生素补起来。 抵抗力强了,生病自然少。 再忙也别忘了照顾自己。 心情好了,生活才更阳光. 愿你每天醒来都精神满满...... 每个清晨,都是新的开始. 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就是好的日子。
2025-10-17 11: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