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嗓子疼、发烧、哭闹,家长急得不行。小儿急性咽炎,这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中医这块儿,有办法,但得看准了再说。中药不是拿来就吃,讲究辨证论治,不能乱来。
小孩的喉咙红肿 吞咽困难,有的还发烧、咳嗽、流鼻涕。中医讲,这多半是外感风热引起的.风热犯肺,肺气不宣,喉咙就肿了。也有的孩子是脾胃积热,加上外感,火气往上走,咽部就发炎了。这时候得清热解毒、利咽散结为主.
常见的中药,像金银花、连翘、板蓝根 牛蒡子这些,清热解毒的药,用得比较多。煎汤喝,或者泡水喝......有的家长图省事,买点中成药,像小儿咽扁颗粒、双黄连口服液,也能缓解症状.但中成药也有讲究,得对症,不对症吃了也没用。
比如孩子嗓子红肿、发热 舌红苔黄,这属于实热证,可以用清热解毒的药。要是孩子怕冷、流清鼻涕、舌淡苔白,那可能是风寒夹湿,这时候就不能用太凉的药,得辛温解表加点清热的,调和一下。
有些地方,家长一看孩子发烧就急着用药,也不分寒热.其实这不对。中药不是抗生素,它讲整体调理。有的孩子吃几天药没效果,可能不是药不对,而是辨证错了.比如脾胃虚寒的孩子,吃了太多凉药,反而伤了脾胃,病更难好。
还有饮食这块,很多家长忽略了。孩子生病时,饮食清淡点,少吃油炸、辛辣、甜食!像羊肉、烧烤、巧克力这些,容易上火的东西,别吃.多喝点温水,吃点梨 百合 银耳,润喉又养肺.
有的孩子反复咽炎,一年好几次.这可能跟体质有关。有的孩子免疫力差,一感冒就嗓子发炎。这时候不能光靠清热解毒,还得调理体质。中医讲“扶正祛邪”,意思就是先把身体调好,邪气才不容易入侵。可以适当用点黄芪、党参、白术这类补气健脾的药,增强抵抗力。
但也不能一上来就补,孩子要是正发烧、喉咙红肿明显,这时候补了反而不好。得等急性期过了,再慢慢调.不然就像锅里烧着火,你往里加油,越烧越旺。
另外呢,中药的用法也有讲究.像牛蒡子、薄荷这些药,煎的时候不能太久,一般后下.像金银花 连翘这些可以久煎......煎药的时候火候也要控制,先大火后小火,才能把药效煎出来。
现在有些家长图方便,买点药茶 药膏给孩子泡着喝.这其实也有风险。药茶不是普通茶,每味药都有性味归经。孩子体质不同,用药也不同。比如金银花茶,适合风热的孩子,要是风寒的孩子喝了,反而伤脾胃。
还有的家长喜欢自己配药,照着网上查的方子抓药。这也不太靠谱。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每个人的体质、病情都不一样。别人家孩子吃了好的药,你家孩子吃了可能没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如果孩子症状严重,比如高烧不退、吞咽困难、呼吸急促,这时候不能光靠中药,该去医院还得去。中药是辅助,不是全能。有些家长觉得中医慢,其实中医在调理方面有优势,但在急性重症时,中西医结合才是好的选择。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药物剂量。小孩的用量不能照着成人来,得根据年龄、体重调整.像板蓝根,成人一天用15克,小孩可能只能用5克。剂量不对,效果就不好,甚至会有副作用。
有些中药也不能长期吃。像黄连 黄芩这类苦寒药,吃多了伤脾胃.孩子脾胃娇嫩,吃多了凉药容易拉肚子、食欲差。吃几天症状缓解了,就可以停药或者换药。
,小儿急性咽炎的中药治疗,讲究辨证施治,不能乱用药。风热用清热解毒,风寒用辛温解表,脾胃积热的还得清脾胃!注意饮食、作息、体质调理,才能标本兼治.
家长别太着急,孩子生病是成长的一部分.中药不是一吃就好,得坚持调理。如果实在拿不准,找有经验的中医师看看。别自己瞎用药,也别轻信什么“速效药”“秘方”,那些不一定靠谱。
最后再啰嗦一句,孩子生病,家长要耐心。别看孩子发烧就慌了神,一急就容易出错。冷静分析,合理用药,配合休息和饮食调理,孩子恢复得更快.
“小儿急性咽炎的中药”就介绍到这里啦!最后,祝大家身体棒棒的。祝你走路带风,精神头儿十足,一年比一年更结实.健康生活要坚持,每天开开心心,烦恼都甩开,身体自然好!
2025-09-15 08: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