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的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除了表示人们做事要趁早之外,我们还应该趁着春天打下健康基础,这样能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然而由于春节气候变化多端,各种病菌都借此繁殖,所以上火、感冒及各种传染性疾病高发,因此养生专家们表示,换季不要着急,需等气候稳定后再换衣,此外还建议那些想要减肥的菇凉们,运动也需循序渐进,否则可能会发生肌肉拉伤、关节受损等疾病。以下是医生们在春天绝不会做的8件事,看看你做了没!
一不做:看见上火就用吃药
不少人家中准各了各种降火药丸,一旦出现口腔溃疡、牙疼等症状就吃上几粒。在专家眼中,一上火就乱用降火药,是最大的"天火”禁忌。
专家表示:春主生发,操是一大特点,很多人会出现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上火"症状。而中医将"上火"分为实火、虚火,要根据"火种来天火。比如牛黄解毒丸对降实火,也就是伴有大便干结的症状有用,但对因脾胃虚引起的上火作用不大。
二不做:春捂不当急换衣
年轻人靠着火力壮不捂,早早就穿起了単衣和単鞋;老人、小孩却容易捂过头,捂出了汗还"顽固"地不脱衣服。
专家表示:"春搭"有三大要点:①別急着換季。冬季衣物先別急着收起来,等气温稳定了再換季。②随时增減衣物。春天气候变化异常,早晚温差变动大。可以常件衣服备用,晚上睡觉时搭条小毛毯,避免寒气损伤阳气。③别捂出汗。捂过头了也会导致感冒、抵抗力下降。
三不做:一犯春困就睡
睡得时间太长会进一步減少脑部血流量,抑制大脑皮层的兴奋度,可能越睡越不醒,反而更疲意。
专家表示:解決春困要抓住两个黄金时间点:一是起床后,二是午饭后。春季可以稍微晚点睡(晚11点),但要要早起(早6点半),以顺应人体阳气的生发。
四不做:平时吃的太酸、太辣口味重
酸味有收敛作用,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吃得太酸、太辣都会损伤阳气。
专家表示:中医讲春为肝气当令,它有利于调节各大脏腑的功能,但有一个缺点,就是易伤伤脾。而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因此春季应少吃酸以防肝气过旺,多吃香幸的食物可疏发肝气而补益脾气。而韭菜是春季最好的食物,可多吃但不宣过量。此外,要少吃发物和易引起"上火″的食物,如鱼、虾、蟹、羊肉等,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尤其要注意。
五不做:一套护肤品用到底,皮肤补水需注意
春天的外部环境和度肤状況与冬季有很大差异。春季粉尘飞扬,皮脂腺分泌旺盛,紫外线含量较高,如果沿用一套护肤品,容易出现过敏反应,护肤效果也打折扣。
专家表示:春季应循序渐进地更換护肤品。气温上升后,可将适合冬季用的油性霜剂,換成少油补水的乳液。春天紫外线較强,护肤最重要的是补水和防晒,敏感肌跌更需注意。
六不做:门窗紧闭不通风
春天气温上升,湿度提高,备种细菌、病毒等开始大量繁殖。如果长时间门窗紧闭,或空气流通不好,很容易导致感冒流行、传染性疾病高发。
为此专家表示,春季通风比任何季节重要。家里还是办公室每天要保证开窗通风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最好能形成空气対流,最佳的通风时间是在日出后和日落前。此外,为了预防上火应做到毎日多多吃果蔬、多喝水、规律排便等,还可喝点菊花茶茶,金银花茶。
七不做:宅在家里运动少
冬季强调静养,但春季相反,应动养,因为“动则养阳”。人们应多做户外活动。
专家表示,在出游时,最好用鼻子呼吸,一方面能阻挡一部分有害物质“病从口入"。另一方面,鼻黏膜的血管丰富,腔道弯曲对干操寒冷的空气有加温、加湿的作用。另外,春季运动要有度。対于整个冬天不怎么运动的人来说,运动应循序渐进,不要过快过猛,否则容易出现身体不适,还有可能导致肌肉拉伤、关节受损。运动前充分热身必不可少,可以做做拉伸运动。
八不做:心情低落起伏大
春季养阳重在养肝,调理情志是养肝重要的一环。如果整日郁部寡欢,容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引发腹泻等问题,若是过于慎怒或兴奋,又对脑血管伤害很大。
专家表示,春天除了心情平和之外,还应做到开朗豁达。当按捺不住要发火时,最好做几个深呼吸,暫时高开争吵现場。此外,你也可以和家人一起来次郊游,种种花草。需要提醒的是,户外活动时要注意安全,有慢性病的人和老人進行爬山、骑车等活动时应量力而行,过敏体质的人要做好防护措施。
2017-02-23 16: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