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大约每37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静脉血栓栓塞症,医院内死亡率排第三位的就是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有什么特点呢?
心梗就像一个会哭的孩子,因为疼痛等症状它会经常哇哇大叫,让你关注它。然而,由静脉血栓引起的肺栓塞则是一个闷孩子,平时不会哭,一哭就是大事,属于隐匿的杀手。
下肢静脉血管就好像血液流回心脏的“高速公路”,若血栓脱落可直达心脏,进入肺动脉,导致肺栓塞。
多数肺栓塞的患者没有典型临床症状,而致死性肺栓塞患者在死亡前得到明确诊断率极低,但是一旦发生,临床医生几乎没有时间去抢救患者,严重者可在1~2个小时内死亡,且经过危险期过后的患者依然存在死于肺栓塞的复发风险。
这种表现警惕静脉血栓
下肢(主要是小腿)肿胀、胀痛、沉重感,并有站立、行走时疼痛不适。
这些人群很高危
手术患者、创伤病人、肿瘤患者、高龄人群、肥胖者、吸烟者、长期服用雌激素药物人群、长时间住院患者等
以上这些高危人群,一旦出现腿部肿胀感(包括踝关节和足部)、疼痛或者压痛、腿部有明显的颜色改变(如发红)、腿部皮肤温度上升、有浅静脉扩张等情况,就应及时检查。
久坐不动、卧床、喝水少也是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防静脉血栓的小方法
80%的静脉血栓栓塞发病前都没有症状,一旦发病往往情况就很凶险了。血栓形成是可以通过一些小方法来缓解甚至是避免的。
1、久坐每天勾勾腿
据世界血栓日官方网站数据显示,坐90分钟,膝关节的血液循环会降低50%,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会增加10%。
因此,防静脉血栓需要经常活动活动腿,“如果觉得站在办公室或者走廊里活动筋骨太显眼了,怕打扰到同事,可以做勾腿动作,每只脚勾10下,你就会觉得双腿放松了不少。”
2、术后经常做按摩
长期卧床,小腿肌肉没有得到运动,腿部的血液流动减慢,静脉血管瓣膜也无法正常开闭,血栓会慢慢堆积。
建议患者家属随时给患者按摩腿部肌肉,帮助肌肉运动,或者是采用气压式自动循环泵来改善腿部血液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还需要使用抗凝药物来改善血液粘滞,比如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可以口服抗凝药物预防血栓。
3、长途旅行备双压力袜
出国旅行时,坐飞机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在飞机上活动范围也有限,穿双压力袜就是很好的方法,配合做做勾脚的动作。
压力袜必须选择医用的,市面上的一些瘦腿袜效果不能保证。
4、吃核桃
核桃中含有精氨酸,有助于减少动脉硬化、让动脉保持弹性,还含有抗氧化剂和α-亚麻酸,有助于动脉健康。但核桃中脂肪含量较高,吃后要相应减少食用油的摄入量。
5、常起身活动
在电脑前工作或上网玩游戏连续不要超过4~6小时。一段时间后,要起来活动一下,重点活动一下下肢,做做下蹲动作,以加速静脉回流。
6、多喝水
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液黏稠。
2016-12-16 10: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