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寒的冬日去泡一泡温泉,是时下很多人的休闲方式。泡温泉的好处不言而喻,不仅能够减轻身体疲劳感、缓解精神压力,还可以温经通络、祛寒舒筋、畅达气血,尤其对于那些都市奔波生活的人们来说,更是上佳之选。
不过在泡温泉前一定要先给健康把把脉,看看自己适不适合泡温泉;此外,泡温泉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以免得不偿失,泡出病来。
泡温泉并非人人适合
虽然温泉对皮肤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对于大部分皮肤病,温泉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对于以下人群,泡温泉时应该多加小心。
1、湿疹患者、干性皮肤的人群。如果温泉的温度过高,会使患者的湿疹、皮肤干燥等情况加重。
2、皮肤有伤口、溃烂和严重感染的人群。这类人群受到硫磺等物质刺激可能会发炎甚至恶化。患有传染性皮肤病的,应自觉与健康人群分开泡,以免影响他人。
3、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特别是高血压尚未控制好的患者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长期高血压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及弹性减退、血管脆性增加,在泡温泉时,外周血管扩张易破裂从而导致脑出血。同时加之泡温泉会使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胸闷、心悸、气短、心绞痛随之而来,甚至可能发生心梗。
4、其他不宜人群:气虚感冒、糖尿病患者、患有妇科炎症和月经期的女性、以及准备当爸爸的男性、以及空腹、疲劳和酒足饭饱后等都不宜泡温泉。泡温泉前,不妨先给健康把把脉,避免弄巧成拙“泡”出问题。
掌握方法,泡出健康
循序渐进
先沐浴洁身,不仅可以洗去皮肤汗渍从而更容易吸收泉水中的矿物质,而且还可对身体进行“预热”。采用渐进式的入浴法:进入温泉池前,用手先试试水温,感觉合适再下水。先泡双腿,慢慢再泡到胸口部分,待适应后,再慢慢泡到肩膀高度(也就是全身浴),可以避免脑充血的现象。同样离池时也应缓慢起身,适应后再离开水池。
控制温度和时间
温度一般不应超过45℃,温度过高反而容易引起皮肤问题。而且,泡温泉时应该遵循从低温到高温、每次不超过15~20分钟的原则,并在10分钟左右时出池休息一次,这样既利于身体的排汗排毒,也可以趁机做做舒展体操和补充适当的水分。如果温度过高且时间过长,会加快皮肤老化的速度,对皮肤有破坏作用。
选择合适的汤池
泡温泉前,可先了解温泉的酸碱度和泉质,尽量避免在室内泡氡温泉,而且有的泉池可能加入各种中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有选择地入池浸泡。如果不太了解,最好泡单纯泉,这种温泉比较缓和,而且无色无味,能帮助血液循环,有减轻疼痛的作用。
泡后也有讲究
泡单纯的温泉后只需擦干身上的水分,同时注意身体的保暖,如果皮肤干燥者可涂抹一些保湿乳液锁住水分,尽量少用含有化学物质的护肤品。
泡过含硫磺或酸碱浓度过高等温泉则需用清水冲洗身体,同时清洁头发并用护发素,以免发质干枯、打结和失去光泽。
泡温泉后注意补充水分和休息。
泡完温泉后不宜立即进行下列活动
1.蒸桑拿,不仅有益的物质很容易随着汗液排出,还可能因失水过多出现口干头昏晕倒等危险的情况。
2.进行按摩等活动,可能会出现身体缺血或暂时性的休克。
3. 开车,因为泡完温泉后,在身心得到全面放松的同时,灵敏度和注意力也有所下降。所以,别马上开车离开,一定要休息两个小时以上才可开车。
2016-12-05 11: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