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食物掉地上你还吃么 “5秒规则”靠不靠谱

      大家先来自行脑补一个画面,在一个优雅、高级的西餐厅中,服务员将一份鲜嫩多汁,火候适宜,肥瘦均匀,鲜美多汁的牛排端上你的餐桌。你却将它不慎弄到桌子上时,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我想应该是这样的:

      在美国,有超过一半的人都知道这个“5秒规则”。在中国,虽然“5 秒规则”并不是很有名,但”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可是从小听到大的。

      给大家科普一下,“5秒规则”说的是,如果在食物在落地5秒钟之内把它捡起来,它就可以继续放入嘴中吃。这个“定律”的提出者是个名叫吉里安·克拉克的女中学生。她在伊利诺伊大学擦地时无意中发现,学校的地面相当干净,连细菌都很少,所以她想出了这一“规则”,她还因此获得了2004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其目的是选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

      只要手够快,食物掉了也可以捡起来继续吃?这听起来真是挺有诱惑力的,不过……不过,这是真的吗?!

      1、5秒规则究竟靠不靠谱?

      掉在地上的食物,你会捡起来吃吗?面对这个问题,大家也不必如此纠结于5秒法则。小编觉得吧,这主要取决于三点:一是食物贵不贵,二是好不好吃,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旁边有没有人。

      这当然是调侃,咳咳,科学家们可是对5秒规则作出了严肃的研究。

      2007年,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应用微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个关于5秒规则的研究,发现在细菌从地板向食物的转移中,食物类型和食物与地板的接触时间影响不大,关键因素在于食物接触细菌污染的面积和地板的材料。也就是说,5秒之内捡起掉落地板的食物,不能避免细菌污染!

      克莱姆森大学保罗·道森教授所率领的研究团队,在瓷砖、地毯和木质地板上接种了沙门氏菌。5分钟后,他们把腊肠或面包分别与各种地板接触5秒,30秒和60秒,然后检测转移到食物中的细菌数量。在细菌接种后的2、4、8、24小时后重复以上步骤。

      结果发现,转移到食物上的细菌数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食物表面被污染的面积。地板的材料也会有所影响。比如掉在地毯上的食物转移的细菌会更少,只有不到1%。但当食物与布满细菌的瓷砖和木质地板相接触时,48%-70%的细菌发生了转移。

      然而这一切说明,食物被细菌污染,与食物在地板上停留的时间长短没关系。

      2、地板类型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去年,英国阿斯顿大学的一项研究几乎使用了相同的参数,研究多种材质的地板(瓷砖、地毯和层压板)与各种常见的食物(黏糊糊的糖果、吐司、意面等)接触的过程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转移的情况。

      结果显示,对于潮湿的食物,包括意面和黏黏的糖果,掉落地上后5秒内捡起来,食物不会沾上细菌,5秒之后被细菌污染的风险骤增。

      地板的类型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掉落地上的食物地毯转移细菌的可能性最低,瓷砖和层压板转移细菌风险最高。

      这些研究都指向了一个结论——食物落地后产生的细菌数量与食物本身的潮湿程度、地板的表面形状、地面的干净程度等均有一定关系,与时间无关。

      总结一下:

      所以说, 从地板到食物的细菌转移是立即发生的,快速捡起食物并不能避免细菌污染。吃了这样的食物是否会生病,和食物上沾到的细菌是否有致病菌以及病菌数量有关,但这些都不是靠肉眼和迅速捡起就可以控制的。谨慎的做法是,任何食物掉地板,都不要吃。

      不过,我们还是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一块“鲍鱼”掉地板,你难道不会捡起来洗洗再吃吗?

      小编在此就送你一句老话:“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做好拉肚子的准备),要是你犹豫了一瞬间,那还是宁愿心疼一下,别捡起来吃了。

    2016-09-12 17: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