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时候起,小编就觉得味精着实是个好东西,这种神奇的调味品有种魔力,再寡淡无味的菜,加一点味精就变得特别鲜美。但是好像近几年来,大家都对味精很排斥,关于味精的“黑幕”也频频在朋友圈和微博转发:
《可怕!味精高温加热会致癌!》
《你还在吃味精吗?味精导致高血压!》
《味精导致头晕、手脚麻木 你有“中餐馆综合征”吗?》
《伤脑的味精 你家做菜还在放吗?》
《不孕不育 居然是味精惹的祸!》
危言耸听的标题,貌似权威有理的解读,让味精的名声越来越差。据央视一项调查显示,超半数消费者对味精有抵触心理。其中多数消费者表示,因为味精中含致癌物,可问到时何种致癌物时,消费者又答不上来……
问题来了,味精到底是什么?它对身体真的有害吗?
厨房里亲切而又陌生的味之素
简单来说,味精就是谷氨酸钠的结晶。
将味精用水稀释3000倍,依旧可以尝到鲜味,而食盐400倍、蔗糖200倍就已品尝不出味道。
味精亮晶晶的,好像一种人工化学合成品,其实它和醋、酱油一样,是以玉米等谷物为原料,经生物发酵后提取、精制而成的调味品:使用经过挑选的谷氨酸微球菌菌株,在培养基中生产谷氨酸。这些细菌通过其所能分泌谷氨酸的能力进行筛选。之后谷氨酸从液体培养基中被分离出来,提纯,制成其钠盐,谷氨酸钠。
味精真的能给健康带来很多“麻烦”吗?
我们来逐条分析一下,朋友圈关于味精的那些传言吧:
1:高温下使用味精致癌?No!
经科学家证明,味精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但是研究证明焦谷氨酸钠对人体并没有危害,更不用说是能致癌了。所以味精致癌,毫无疑问是谣言。
但是,焦谷氨酸钠没有味道,所以如果说高温下使用味精,唯一的害处可能就是菜吃起来没有那么鲜美了。
2:味精伤脑?No!
谷氨酸有刺激大脑兴奋的作用。
脑组织只能氧化谷氨酸,而不能氧化其它氨基酸,故谷酰胺可作为脑组织的能量物质,改进维持大脑机能。谷氨酸作为神经中枢及大脑皮质的补剂,对于治疗脑震荡或神经损伤、癫痫以及对弱智儿童均有一定疗效。
说味精伤脑,显然是不靠谱的。
3:吃味精导致中餐馆综合征?No!
1968 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描述了吃中餐的奇怪经历。大致是说开始吃中餐之后15到20分钟,后颈开始麻木,并开始扩散到双臂和后背,一般持续两个小时左右。这篇文章引发了世界性的对于味精的恐慌,被称之为“中餐馆并发症”。后来有一些针对“中餐馆并发症”的研究,但是无法证实它的存在。不过,基于“没有证实不代表不存在”的莫须有怀疑精神,这个故事很快广为流传,但是针对它的研究也就没有人关注了。
也有证据表明,这种症状实际上是对味精过敏,不具有普遍性。
4:味精是高钠食品?No!
一听到味精是谷氨酸钠,很多人肯定就在想:现在提倡低钠饮食,味精吃多了肯定会导致高血压和心脏病!
其实不然,食盐之中钠离子的含量大约在40%左右,但是谷氨酸钠则更低只有12%,差不多只有食盐钠离子的三分之一。
所以某种角度上来说,吃味精比吃食盐,更利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5:味精没有营养?Yes!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这是正确的,味精确实是对人体没有直接的营养价值。
但它能增加食品的鲜味,引起人们食欲,有助于提高人体对食物的消化率。
谷氨酸钠还具有治疗慢性肝炎、肝昏迷、神经衰弱、癫痫病、胃酸缺乏等病的作用。适宜神经衰弱、大脑发育不全、精神分裂症患者食用;适宜肝昏迷恢复期、严重肝机能不全者食用;适宜胃溃疡及胃液缺乏者食用;适宜智力不足及脑出血后遗的记忆障碍者食用;适宜癫痫小发作及精神运动性发作者食用;适宜胃纳欠佳,食欲不振者食用;适宜在菜或汤将熟时加入食用。
也就是说,味精虽然没有营养,但是对人体并不是有害,甚至有一定益处的。
那么专家们如何看待味精呢?
美国的 FDA 把味精归入食品分类中最安全的一般认为无害(GRAS)一类。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把味精归入最安全的类别。
欧盟委员会食品科学委员会确认对于味精的每日可摄入量分类为欧盟体系最安全的类别无定量。
综上所述,味精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它只是一种普普通通的调味品。至于为什么这么多人黑它,很多人认为,这都是一些其他调(ji)味(jing)品搞的鬼,纯粹是商业炒作……
味精虽然无害,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吃的
A:婴幼儿
大量食用味精后,会使血液中的锌转变成谷氨酸锌从尿中过量地排出体外,从而导致急性锌缺乏。缺锌会导致弱智、夜盲症、性晚熟及成年侏儒症等情况。
B:哺乳期的母亲
如果食用过量味精,大量的谷氨酸会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从而导致婴儿缺锌。
C:肥胖者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味精可以促进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脂肪沉积,促进肥胖。研究同时发现,味精和脂肪都会促进肥胖,但对促进肥胖发生的机理不同,二者对促进肥胖形成方面存在着拮抗(相互削弱)的作用。
此外,有些患者医生会建议低盐、低钠饮食的话,味精最好也不要吃。
总而言之,在吃这件大事儿上,适度适量永远都是最靠谱的真理!
2016-07-21 17: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