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洗澡并不简单 其中暗藏着许多健康门道

      一到炎热的夏季,恨不得天天都泡在水里,稍微一运动就会出汗,浑身黏糊糊的,别提多难受了,洗澡成了一天之中最盼望的事情。其实,洗澡并不简单,其中暗藏着许多健康门道。

      1.饭前30分钟洗,增强食欲

      胃口不好、食欲不振的人可有意识地在饭前30分钟洗澡,用热水刺激胃部,待身体暖和后,再用温水在胸口周围喷水,每冲5秒休息1分钟,重复5次。

      2.冲洗疼痛部位,缓解身体酸痛

      对于风寒、血淤造成的慢性肌肉损伤、僵硬等问题,可以在淋浴时以40度的热水在疼痛部位喷上10分钟左右,边冲边做舒展运动,可逐渐打通血淤,促进血液循环。

      3.洗澡时大口呼吸,可缓解便秘

      用手掌在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同时腹部一鼓一收地大口呼吸,并重点淋浴腹部,可增进气血流动,加强血液循环,缓解便秘,防治痔疮。

      4.热水里加生姜,祛除寒气

      许多女性及体寒的人经常会全身发冷,手脚容易冰冷、麻木,甚至在夏天也不例外。这类人群在有空时可多泡泡澡,并在热水中加入生姜,促进血液循环。

      5.搓搓脸洗掉疲劳

      劳累了一天后,用热水搓脸能更好地刺激面部神经。在摩擦和水温双重作用下,面部血管遇热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舒展表情肌,可促进新陈代谢,保持面部的紧实红润,长期坚持可防止面神经炎、视力减退。

      6.按摩脚,缓解疲劳、浮肿

      先用40度的热水从脚尖往脚背来回冲浴,然后针对性地冲脚踝和脚掌心部位各3分钟,再用低温冷水冲同一地方约10秒钟,同时脚部边冲边活动,重复数次后以达到刺激穴位,通畅气血的作用。

      洗澡水温决定养生效果

      洗澡的水温依正常体温,可分为热水浴、温水浴、冷水浴三类,它们对人体起到不同的作用。

      1.热水浴:大约38℃-40℃

      洗澡前可用手试一下,感觉略有点烫为宜。其最大的作用是可以帮助清洁皮肤。热水澡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对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等都有一定疗效。

      2.温水浴:大约35℃

      用手试,感到稍热。这是一种比皮肤温度略高,比体温略低,非常适合泡澡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夏天提倡洗温水浴。温水浴能起到镇静神经,减轻心血管负担,对高血压、神经衰弱、失眠、皮肤瘙痒等有良好的疗效。

      3.冷水浴:大约20℃

      坚持冷水浴不仅能显著增加白细胞数量,提高免疫力;而且有促进血液稀释,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此外,冷水浴对于锻炼人的意志,提高人体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延缓组织器官衰老,保持皮肤健美都有一定作用。

    2016-07-21 12:3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