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是我们每天都需要吃的食物,因为鸡蛋的蛋白质以及营养价值都非常高,鸡蛋也有很多种吃法,可以煮着吃、生吃、炒着吃、煎着吃等等,过去老人们说生吃鸡蛋会更营养,据研究发现,生吃鸡蛋容易生病,因为生吃会将细菌吃进肚子里,引起肠胃不适。
震惊 原来生吃鸡蛋容易引发疾病:
生吃鸡蛋不仅不是营养最好,而且还会影响健康。因为生鸡蛋的蛋清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和抗生素蛋白,胰蛋白酶抑制物能使肠道内消化酶(特别是胰蛋白 酶)受到抑制,会引起消化不良,抗生素蛋白在肠道里与生物素(生物素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结合,从而阻碍生物素被肠道吸收。人体缺乏生物素时,会引起红 斑、脱发、食欲不振、肌肉疼痛、烦躁或嗜睡、贫血、发育迟缓等一系列症状。
实际上鸡蛋生吃并没有变的更有影响或者更容易吸收,可能还会有反效果,最主要的是鸡蛋本身很容易感染类似沙门氏菌的细菌,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生吃鸡蛋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市面上有一些公司的鸡蛋产品,在外包装上写明可生食,价格不菲,即便是这样也不建议生吃。
生吃鸡蛋不易吸收,对于消化来说,熟鸡蛋更易被人体吸收,其蛋的营养也充分的被人体所利用,因为熟蛋蛋白质结构比较松散。而生鸡蛋不但不利于人体吸收,还会引起人的消化系统疾病。因为生蛋中的有机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会妨碍蛋白质和生物素的分解和吸收。生蛋和熟蛋吸收的问题虽然已经很明显,但是将生蛋变为熟蛋的时间也是有规范的。一般是水沸腾后微火煮2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这样的煮法才是正确的。但超过这个时间段并煮更久,蛋里的蛋白质会过度的凝固,食用后,也是不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
2016-07-06 17: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