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烈日、暴雨当前 你**get几条避险法则

      夏日当前,又是梅雨季节,烈日与暴雨交叉袭来的日子,让人们格外难受,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要储备一些防灾知识,以及夏季常见疾病应对的方法,才能平安健康的度过这个夏天。

      高温天气

      体力劳动者要防中暑

      哪些人容易中暑

      重体力劳动者,如建筑工人、农民等;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者,如夏季烈日下指挥交通的交警,工厂锅炉工人等;居住条件差,待在不通风处者;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及某些慢性疾病患者。

      以下人群容易出现中暑,要特别当心:

      (1)考场外等待孩子的家长们。

      (2)夏天驾车带孩子出门的父母,下车时把孩子留在熄火的车内。

      (3)各大高校开学前的新生参加军训。

      发现有人中暑该如何处理

      首先应将中暑者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让其平卧,松开或脱下衣服。

      使用电风扇、空调,并按摩中暑者四肢及躯干,促进循环散热。

      将冰袋置于中暑者额头、脖子两侧(两侧颈动脉处)及两侧腹股沟区;凉水擦洗全身,有条件的可以在凉水中加入少量酒精以促进蒸发散热。

      体温降至38℃后,可适当放缓或停止降温。

      若中暑者神智尚可,可给予适量冰淡盐水及清凉饮料以补充水分和盐。

      已发生昏迷、抽搐等症状的重度中暑者,应立即送往附近的医院进行抢救。运送过程中注意为中暑者遮阳,并使用冰袋等降温措施。

      若中暑者出现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行心肺复苏。若现场无人能做心肺复苏,应大声向周围呼救,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做好准备防中暑

      要关注天气情况,尽量减少在高温天气进行户外活动的时间,尤其是发布高温警报的天气更应尽量避免外出。

      每天的10时~16时是一天之中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若需要在这一时段外出,应做好防暑准备,如打遮阳伞,涂防晒霜等,并尽量避免直接暴晒在烈日下活动。

      家中以及身边常备防暑药物,如清凉油、风油精、人丹、藿香正气水等。

      平时多喝水,尤其是在炎热的环境下以及运动、重体力劳动时更应及时喝淡盐水补充水分和盐。

      善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及绿豆汤、酸梅汤等自制消暑饮品。

      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中暑的高危人群应合理计划在高温天气下的学习、工作安排。

      工厂、建筑工地等单位负责人应做好在高温天气下的工作安排,给员工充足的休息,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

      暴风雨降临

      到高处紧急避险

      暴雨将至应做好哪些防灾准备

      要熟悉周边地形,注意低洼危险的地方。确认避难场所和逃生路线。要知道从家到学校(或工作场所)会经过哪些低洼易积水的地方,也要知道哪些地方地势较高可以作为临时避难的地方。参加社区防灾演练。

      准备应对洪水的物品:防水板、绳子、沙袋、救生衣等。通过图书、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途径学习防灾避险知识。准备一个防灾急救包很有必要,在紧急情况下很有用的。双肩背的帆布背包,内有收音机和手电筒,穿着方便的衣服和鞋,3天的食品和水、少量卫生用品,重量以10公斤~15公斤为宜。

      要知道在不同环境下的避险办法

      1.暴雨时在室内的紧急避险

      不要外出,待在室内。检查电路、炉火等设施是否安全。关闭煤气阀和电源总开关。密切观察房屋漏雨情况和室外水势。地势低处的居民可在门口放置挡水板、堆置沙袋或堆砌土坎,或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备好防灾急救包,随时准备撤离。

      2.暴雨时在室外的紧急避险

      停止室外活动,尽快回到室内。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在街上行走时注意脚下,防止失足落入暗井或水沟。几个人一起,互相之间用绳子牵着走。发现高压线铁塔歪斜、电线低垂或者拆断,要远离,防止触电。

      水灾中如何撤离到安全地带

      洪水来临前,注意通过电视广播等收听气象预报和洪水警报。观察洪水到来的迹象,邻居互相提醒。在城市中,住楼房的人向高层撤离,上到楼房的3楼以上,或者到指定的场所。视洪水状况逐层向上转移。住平房的人撤到指定避难场所。处于洪水下游的居民**尽快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如地势高处、坚固建筑物顶上。在乡村中,离开低洼可能淹没的地方,寻找地势较高、不容易被水淹没的地方转移,如堤坝、平台等。

      要在水深到膝盖之前完成转移,因为水深到腰部后移动会非常困难。较好穿系带子的鞋,且一定要几个人结伴行动。不要开车转移。开车经过洪水是非常危险的。

    2016-06-30 15: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