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型精神病这个疾病中,以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最高,这个疾病的常见患病年龄为15-25岁之间,少数人发病较早,在儿童时期就发病,这个时期就称之为儿童精神分裂症。由于精神病的发病的不明确性,或者它起病的潜隐性,特别对于一些儿童而言,常被家长误以为是孩子的“脾气”改变,或者被误以为孩子的“品行”问题,随意儿童精神分裂症常常被耽误治疗。
儿童精神分裂症发病比较缓慢,起初,孩子表现一向聪明伶俐,会讨亲人喜欢。发病之后,会慢慢与人疏远,对亲人缺少感情,寡言少语、孤僻、生活懒散、不合群、注意力涣散、学习成绩下降。也就是说由一个“乖孩子”会变成一个“怪孩子”。当然,有些较大一些的精神分裂症儿童可表现为调皮捣蛋、惹是生非、不守纪律,被误认为“顽劣儿童”。有些还在会无缘无故地出现情绪紧张、恐惧,或者做一些离奇的行为,种种行为都会给他们添加了几分“怪”相。这些行为,在某些时候往往就是儿童精神病的早期反应,因为家长的不关注,会被忽视。
因为儿童的大脑发育尚不成熟,知识和社会经验较少,因此临床表现较之成人简单,如在语言上单调、重复、缺乏条理性。有的会表现为好问些奇怪的问题,稍大一些的病儿可有想入非非,甚至出现妄想等。但是这些表现和妄想都缺乏系统性,经常只是些片断的想法,譬如认为妈妈是假的,有“坏人”要陷害他等等。半数的患儿有幻觉,以幻听和幻视为多。一些患精神分裂症的儿童有冲动性的行为,毁坏东西以及伤害自己和他人。同时,他们还可能做些怪异以及令人不可理解的动作。
总得来说,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预后效果比较差,因为发病比较早,如果在早期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疗,可能还能获得某些程度的好转,因为对于精神病的治疗越早越好,如果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很难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上,主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但是在使用的时候,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以及个体的差异性来调节剂量。除了进行药物治疗之外,还要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也可以不时地给儿童安排一些文化知识学习和文体活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继续学习原先学校里的课程。
对于儿童精神分裂症,就暂时说到这里。总之,对于儿童时期表现出来的一些异常症状,孤僻、不合群、行为刻板、智力障碍以及言语简单等症状,家长一定不能忽视,要及时找到相关原因,到底是什么引起的这些行为的出现,并不一定是出现所以的异常行为都是精神分裂症,所以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去做检查,找出相关原因。
【本文由广州协佳医院神经科供稿】
2016-01-29 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