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季节,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色彩丰富、品种多样的水果也陆续上市。美味水果让很多人都乐在其中,但要知道,吃水果也是一门学问。如果陷入“水果陷阱”,不但无法改善健康,反而会惹来各种不良后果。小编告诉你春夏吃水果的4个误区。
误区1:水果维生素含量最高。
维生素是个大家族,成员很多。水果可能富含其中某些成分,但也有其“短板”,比如水果不含脂溶性维生素,且多数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有限。
误区2:多吃水果能减肥。
虽然按单位重量算,水果热量比米饭低,但因其口感好,容易吃多,一不小心,糖分摄入就超标了。这样不仅不能减肥,甚至会起到反效果。
误区3:想吃就吃。
水果含较多的有机酸和单宁类物质,有些还含有活性很强的蛋白酶类。吃的时机不对,可能对胃产生刺激和伤害。
比如香蕉,镁含量很高,空腹吃太多,会造成血液中镁钙比例失调,可能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一般,多数水果适合在饭前1—2小时左右食用。
误区4:多吃没坏处。
每天食用水果在200克左右为宜。大部分水果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吃太多会引起胃痛、腹胀。此外,胃肠虚寒的老人不可多吃柑橘;胃肠不好或便秘的人应少吃柿子。
有些人吃了菠萝会诱发过敏,胃肠病和凝血功能障碍者不吃为好。香蕉含糖和钾很高,血糖高者和肾功能不全者要少吃。
温馨提示:气温逐渐回暖,美味“水果季”又要到了,看到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水果,你是不是也心动了呢?专家提醒,食用水果要遵循“新鲜、时令、多种、适量”的原则,同时也有注意避开一些常见误区。
【参考文献:《日常饮食宜忌全书》《日常饮食营养细节》】
2014-09-24 11: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