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北方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什么是“贴秋膘”呢?在炎热的夏季,有厌食之感。一旦立秋,就意味着凉爽的天气快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在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贴秋膘”。伏天人们胃口差 ,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清朝时,民间流行在数伏这天以悬秤称人。当然大多是称小孩,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 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
小炖肉的做法
材料:五花肉 500g
调料:食盐、酱油、葱、姜、八角、料酒、腐乳(红)、白砂糖;
1.将带皮五花肉刮毛洗净,切成七分见方小块;
2.坐锅,先用开水将肉烫一下,去除血沫,控出;
3.坐锅,先下糖,炒成糖色,把肉下锅搅拌上色,下料酒、酱油、酱豆腐(豆腐乳),放盐、下葱、姜、大料,见开后打开,旺火烧开,移微火炖烂,连汁盛碗即成。
温馨提示:瘦了当然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 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参考文献:《食物养生》《饮食决定健康》】
2014-08-08 12:4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