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逐渐进入盛夏,高温、酷暑、干燥是北京夏季的代名词,温度及气候的变化与人的情绪也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人体健康,也正是如此,口干舌燥、烦躁不安等容易在夏季高发,尤其是今年恰逢世界杯,熬夜看球、进食零食等,不仅打乱了人们固有的作息及睡眠规律,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几种办法?
水分蒸发快,夏季人体更易缺水
对于普通人来说,夏季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气温升高、酷暑难耐,尤其是今年的北京,夏天似乎来得特别急,根据气象观测,5月29日北京南郊观象台气温便已突破40℃,也成为自1951年以来的北京同月温度最高值。夏季的到来远不只温度升高那么简单,伴随而来的还有多方面的变化,而一些症状或疾病本身也与季节有着密切的联系。
气温的升高引起人体水分蒸发加快,与此同时,人体汗液的不断排出也加快了人体水分的流失,特别是经常运动的人群,出汗更多,如果人体流失的水分没有得到及时补充,人们便有可能出现口干舌燥甚至头晕等。另外,气温升高及体内水分不足还容易引起咽喉肿痛等。
情绪烦躁、食欲不振是夏季“常见病”
情绪起伏大、易烦躁是夏季人们的另一典型“症状”。有专家指出,其实夏季烦躁是有缘由的,气温升高导致人体水分流失过多,消化液分泌减少,而过重的湿气、散热不均及不良的饮食规律等,都有可能引起烦躁不安,另外,缺乏食欲、睡眠障碍及体重减轻和焦虑其实都与夏季烦躁有关。举例来说,作为夏季烦躁情绪的表现之一,食欲不振就有可能与夏季气温升高相关,人体神经也比其他季节更常处于紧张状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体一些分泌腺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正因为如此,夏季容易出现消化力减弱、食欲不振等。
规律睡眠可减轻夏季不适症状
刚刚进入夏季的时间是人们最容易出现不适症状的一段时期,尤其是在北京,气温的突然升高及天气变化使不少人猝不及防,事实上,注重睡眠、饮食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初夏不适。规律、充足的睡眠不仅能够使人体保持旺盛的精力应对工作、学业等,同时还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另外,保持心情舒畅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负面情绪的干扰,也有利于人体自动规避初夏的烦躁等情绪。
温馨提示:夏季的多种疾病其实主要是由暑邪之气所引起,暑为夏季的火热之邪,是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夏季天气炎热,外界火热也比较旺盛,人体自然容易上火,而火热之邪在入侵人体后首先会伤害心、胃部、肺、肾等脏腑,上述诸多症状其实都与体内火热有关。
【参考文献:《夏季营养食谱》《夏季养生保健》】
2014-06-26 15: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