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人保健意识的逐渐增强,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已经开始被人们所接受。作为保健品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老年朋友因为在这方面认识不足而常常受骗,不仅没有损失了金钱,也没有得到健康保证。面对当前的保健品市场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小编提醒广大老年朋友在选择购买保健品时,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保健品营销过程中常见的欺骗手法:
1、以“咨询义诊”为名设置陷阱。设摊“咨询义诊”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陌生,社区里、街道上,经常可以看见三五名“白大褂”坐在路边为行人举办“咨询义诊”活动。摆上血压计、挂上人体经络图,有的还摆着保健品,此类“咨询义诊”总是以为消费者免费体检为开头,逐步把消费者往“身体状况存在严重问题”的结论上推,并且推出获得外国医学博士、部队大牌医院专家义诊为诱饵,由于免费是最能让人心动的招牌,不少老年消费者都容易放松警惕,陷入这些摊点设置圈套中,买回一堆对自己毫无用处的产品,甚至是假药。
2、以“免费风景游”为名设置陷阱。有些不法之商,为了达到销售保健产品的目的,通常采用在街头、公园、生活小区中老人群体较集中的地方分发友情邀请卡,以某某公司几周年大庆,为回报社会献爱心之名,免费邀请组织老年人参加周边县市风景一日游。还专门用专车接送,免费餐等“功心策略”诱导老年人,在游玩过程中采取与老年人一起做游戏、赠送小礼品等方式套近乎,逐渐向老年人游说他们的保健品多么有效,让老人觉得盛情难却,然后购买其保健品。
3、利用现身说法博取老人的信任。为了达到推销产品的目的,销售商们大多会请一些“专家”前来授课,以提高讲座的权威性,有的还雇请托儿,写感谢信、送锦旗、到场说疗效,购买时争先恐后,制造“购买甚众”的假象骗取老年人的信任,为了规避执法部门的监管,并还象模象样地在讲台边上放上一块“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物”小牌。有了这些玩意儿,不少老年消费者就晕头转向,一些普通的保健品一下子就成了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灵丹妙药,价格也是高得惊人。
4、设置温柔陷阱诱骗消费。销售商们往往抓住老年人渴望亲情的心理,在销售时故意营造融洽的大家庭气氛。在那些“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上,一些年轻的销售人员不断往来于老年人之间,温文尔雅地为老年人按摩捶背,每天赠送小包保健品,和他们交朋友。在交谈中,销售人员记下了老人的电话与家庭住址,隔三差五地与老人通电话,有的还上门走访,问问好,“顺便”推销一下产品,显得人情味十足。在这些温柔陷阱内,老年消费者会逐步放松警惕,加之年老了身体多少会有一些慢性病,在经销售商的软磨硬泡,不少人就会掏出平时省吃俭用的钱,花几百块、几千块去购买一些功效不得而知的保健品。
温馨提示:在沉迷于各类保健品之前,很多老人都会定时到医院检查、吃药,而很多保健品机构的销售人员最大的杀手锏就是,鼓吹自家的保健品有药效,甚至比药品还管用。保健品夸大功效甚至进行虚假宣传的不在少数,太多消费者因此上当受骗,因此加强监管不能沦为一句空话,让这样具有欺骗性的商品在市场上继续大行其道了。
【参考文献:《中老年养生保健百科》《保健品与亚健康》】
2014-06-06 17: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