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铅是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因此在儿童正在快速成长发育过程中,铅中毒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对于铅中毒,家长们对此还存在一点误区,就是利用保健品来排血铅,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治疗。
“抵抗力下降、吃饭不香、腹痛、贫血、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一些广告往往会列举十几条所谓的儿童“铅中毒”的表现,能“对”上一两条的儿童自然为数不少。对此,儿科专家提醒家长,儿童应慎食“排铅”保健品。
这些广告的表述极不科学,比如“贫血”在普通儿童中的发病率有20%~30%,但并非“铅中毒”所致。实际上,血铅含量在250微克/升以内的轻、中度铅中毒是无症状的,只要让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减少手口与铅的接触,保持营养均衡,血铅水平便会逐渐下降。血铅含量高于250微克/升,才需要进行驱铅治疗,这样的“铅中毒”儿童只占0.03%。
口服排铅保健品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铅排出的同时,也促进铅的吸收。使用排铅药物和保健品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积极寻找铅污染源和铅进入孩子体内的渠道,并加以去除和纠正。有的孩子吃了排铅保健品后还会出现呕吐、脱发,甚至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所以,家长每年应定期带孩子到正规的专业门诊去检测一次血铅,一旦发现血铅超标要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治疗。
有的孩子吃了这些驱铅保健品后还会出现呕吐、脱发,甚至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所以,家长每年应定期带孩子到正规的专业门诊去检测一次血铅,一旦发现血铅超标要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治疗。血铅值较低的儿童,不需服用具有排铅功能的保健品,更不需药物排铅。
多吃富含维生素C 的食物,可抑制人体对铅的吸收起很大作用。维生素C 与铅结合生成难溶于水而无毒的盐类,可随粪便排出体外。常人每天至少应摄入150 毫克维生素C ;对已确诊为铅中毒者可增至200毫克。
温馨提示:想预防血铅水平过高,除了每年定期做血铅检测,平时生活中也要注意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另外还可以通过饮食的调节,在饮食上要少吃含铅的食物,蔬菜、肉类合理搭配,多吃蛋白含量高的食品,来降低孩子的血铅水平。
【参考文献:《儿童保健学》《做自己孩子的保健专家》】
2014-06-06 16: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