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羊水栓塞疾病护理需注意的问题

      羊水栓塞是我国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高不下。一般来说,羊水栓塞的临床症状并不是十分的典型,当然也不是十分的明显,特别是在早期,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严重。从而容易对患者造成健康的损害,不过,幸而在现代医学的背景之下,羊水栓塞的治疗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所以,得了羊水栓塞的症状不用愁,让权威专家讲述关于羊水栓塞的一些相关常识:


    羊水栓塞疾病护理需注意的问题

      羊水栓塞护理措施

      1.预防

      (1)分娩时勿使宫缩过强,子宫收缩过强使宫腔内压力增高,可能引起子宫下段内膜破裂,则宫缩时羊水由间隙进入母体。需适当给予镇静剂及抑制子宫收缩剂,以缓减宫缩。

      (2)人工剥膜与人工破膜,扩张宫颈和剥膜时均注意避免损伤,破膜后羊水可直接与开放的静脉接触,在宫缩增强的情况下易使羊水进入母血循环。人工破膜时必须在宫缩间歇时进行,减少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的机会。

      (3)正确使用缩宫素,并严密观察,防止宫缩过强,在使用缩宫素时应专人看护。

      (4)对有诱发因素者,严密观察警惕本病的发生,如剖宫产、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急产等。

      2.配合抢救护理

      护理人员应及时识别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以保证抢救能分秒必争,按医嘱尽快给药并作详细记录,观察与判断疗效为及时抢救提供资料。

      (1)解除肺动脉高压,纠正呼吸困难,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呼吸。增加氧气的进入以维持生理功能。

      ①平滑肌解痉药物的应用,首选药物是盐酸罂粟碱30~90mg,稀释于15%~20%葡萄糖20ml内静脉缓注,或用阿托品1~2mg,每15~30min静脉注射1次,两药并用效果更佳。氨茶碱250mg稀释于25%葡萄糖内静脉缓注。

      ②吸氧,防肺水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严重者加压给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或使用呼吸机,注意维持有效的呼吸节律。使肺缺氧迅速得到改善。

      (2)补充血容量 以维持有效循环量,纠正休克。①首选新鲜血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24h内输注500~1000ml即能补充血容量又能输入凝血因子。②确保输液途径的通畅,开放静脉应选用粗针头。必要时开放2~3路静脉。

      (3)抗过敏 早期使用大量抗过敏药物,常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300~500mg,先用200mg静脉推注继而滴注。或用地塞米松20~40mg(先用20mg静脉推注继而滴注)。

      (4)改善和纠正凝血功能障碍,早期的高凝状态使用肝素,肝素有抗凝作用,可防止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的消耗。晚期血液已进入纤溶状态,应禁用肝素,改用抗纤溶药物如6-氨基乙酸、凝血酸,并输新鲜血液和血浆以补充凝血因子。

      3.严密观察加强护理

      专人护理,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在抢救过程中正确有效及时完成治疗计划。留置导尿管,保持导尿管的通畅,观察尿的排出量和性质,及时反映情况,采取措施,防止肾功能衰竭。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准确地测定出血量,并观察血凝情况,特别护理应详细记录情况和24h的出入量。防感染,在各项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茵操作,正确使用大剂量抗生素,防止肺部和生殖道感染。配合做好实训室检查,做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鱼精蛋白副凝试验、凝血时间测定血样标本。在反复观察动态变化中做到遵照医嘱及时反复抽血送验。及时反映异常数据。产科观察护理,羊水栓塞在胎儿娩出前或刚临产而发生时,在改善母体呼吸循环功能,并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后,尽快结束分娩。

      ①胎儿不能及时娩出,应立即做好剖宫产手术前的准备,行剖宫产结束分娩。

      ②宫口已开全或接近开全时发病应及时做好阴道分娩及手术助产,准备娩出胎儿。

      ③产后对无法控制的阴道流血患者,予以子宫切除术,做好腹部全子宫切除手术的前后准备和护理。切除子宫可减少胎盘剥离面大血窦的出血,控制病情不再继续恶化。

      4.提供心理支持

      一旦发生羊水栓塞,医护都需冷静、沉着,抢救工作有条不紊,不应将自身的忧虑与患者的焦虑相互交织。如产妇神志清醒,应鼓励产妇,使其有信心,相信病情会得到控制,对于家属焦虑的心理表示理解,允许询问并向家属介绍产妇病情的实际情况,并指导避免以焦虑的状态与产妇接触,以免影响产妇的情况。待病情稳定后,针对具体情况,指导康复和提供出院指导。

      平时生活中有很多可以保护我们健康的方法,但是也有很多可以危害我们的因素,我们要避开这些致病因素,找出保护我们健康的方法。任何疾病都有保健的方法,能够使患者在治疗后有一个恢复的过程,患者必须知道这种方法,不然治疗效果就会打折扣。这种疾病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威胁已经很大,所以我们要做好疾病的保健与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2013-04-02 17:34:29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