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十大误区

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3-03-08

  中风偏瘫后,病人很痛苦,家属受拖累。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可以让患者得到相应的恢复。然而在训练中,我们发现偏瘫患者存在一些误区,如过早步行导致严重足内翻、强化上肢屈肌力量导致肘不能伸展、手指痉挛,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那么,偏瘫患者在康复训练时应该注意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 过早开始肌力训练

  不少患者家属认为,中风偏瘫就是肌无力,可以通过在家或健身房自己练握力器或拉力器来恢复肌力和功能。殊不知,中风偏瘫有别于周围神经损害所致的肌无力,它不仅存在肌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其运动模式发生了改变,单纯的肌力训练根本不足以恢复其功能,以此中风偏瘫康复的目的不能以是否恢复肌力为标志,过早开始肌力训练不仅无益于康复,有时反而会加重痉挛影响康复进程。

  误区二 期望有灵丹妙药

  不少患者曾幻想:要是有一种药,一吃就好,那多好啊。可是很遗憾,任何想凭卵“灵丹妙药”而康复的想法是不可能的。其实发生中风后,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加强康复锻炼,进行包括肢体功能、言语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也只有凭卵努力训练和坚强的毅力,中风患者才有可能康复,才有可能实现生活自理。

  误区三 康复是后期的工作,是可有可无的

  有一部分医生和患者由于对康复了解不够,认为康复是后期的工作,可有可无,认为只有待患者神志清醒,能够坐起、进食后,才能开始康复训练。其实偏瘫的康复宜尽早开始,应在患者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脉搏、瞳孔改变等)平稳、神经症状不再发展48小时后。一般来说脑梗发病后2~3天(脑出血可稍推迟至 7~10天左右),在神经内、外科病房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就可以而且应该循序渐进地对患者进行早期、科学、合理的床边康复治疗。

  误区四 康复是医生的事,与家属关系不大

  不少患者家属错误地认为康复是医生的事,只要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就万事大吉了,与自己关系不大。其实在偏瘫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家庭或者说家属担当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家庭的温馨、家人的亲情以及督促训练是偏瘫患者战胜残疾最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偏瘫患者的穿衣、进食、如厕等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在家庭中不仅可行,而且还极有成效。

  误区五 急性卧床期宜静养不能动

  中风急性期康复是中风治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常被医生和家属忽视,而仅将重点放在药物治疗上,强调静卧不动。其实即便是大面积脑出血、重度脑梗赛及偏瘫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昏迷不醒患者,也可以进行诸如偏瘫肢体位置的正确摆放、体位的被动变换、关节的被动活动等康复治疗,以预防褥疮,避免或减少痉挛的发生,消除“废用综合症”出现的可能,为以后全面的功能康复打下良好基础。

  误区六 喜欢在患侧上肢静脉输液

  有的患者和家属认为患肢反正不会动,用来静脉输液正好合适。殊不知这样做,健侧肢体是自由了,却给患肢的康复带来了不良影响,由于患肢血液回流本来就差,加之渗液和活动受限,易引起手臂水肿粘连,增加肩手综合征(指在肩部发生疼痛性活动障碍时,同时或随后发生手部和手指疼痛、肿胀以及血管舒缩变化)发生的危险性。

  误区七 不注重基本动作的训练,强行练走路或爬楼梯

  有些患者家属心急,患肢略能动时就急于求成,迫不及待地由几人牵着拉着开始走路或爬楼梯的强化训练。此方法不可取,要知道欲速则不达,不注重基本动作的训练,漠视患者运动模式所处的阶段,强行练走路或爬楼梯,极易损伤膝关节,引起疼痛,加剧错误运动模式的固化,导致系统训练的停滞。

  误区八 过分依赖医生或家属被动治疗过度

  有些患者病后变得敏感而脆弱,表现为对医生和家属的过分依赖性,缺乏康复训练的主动性,认为医生的手法、针灸或家人按摩才是治疗,自身的主动训练是没用的,其实对中风患者而言,主动训练的效果比被动治疗要好许多。

  误区九 未能把康复动作贯穿于日常生活中

  有些偏瘫患者在医院里训练时,能保质保量地配合医生完成各项训练,但一回到家中,就无法把康复动作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其实在医院康复训练的时间毕竟有限,而功能障碍的恢复过程又是缓慢的,需要较长时间的反复训练、反复刺激才能使功能恢复到一个相当的程度。这一矛盾的解决只有靠患者把康复训练动作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形成习惯,才有可能加快和巩固康复效果。

  误区十 患肢的恢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

  一般来说,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回复以头颅、躯干和大关节等相对较快,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比上肢要早,肢体的运动功能恢复以先近端后远端的顺序出现。例如一般上肢的运动功能恢复以肩关节的活动恢复为先,逐渐地肘关节、腕关节恢复,而手指功能的恢复则相对较慢,其中拇指的恢复最慢。当然,有时间由于偏瘫病变损害部位的特殊性等原因,也可使上述顺序有所变化。

  正确的训练方法

  偏瘫患者瘫痪后,如能独立行走,**具备独立坐、独立站、重心能转移到患侧下肢及单腿站立,同时患侧下肢具备分离运动的条件。也就是说,应按从坐起——站立——行走这一顺序进行训练。另外脑损伤后上肢多变现为屈肌痉挛,影响患者手臂的伸展和抓握功能。如果不进行上肢近端控制能力的训练,反复强化上肢屈肌运动会导致上肢近端无力、远端痉挛,使上肢功能丧失。开始训练主要以提高上肢近端控制能力为主,逐渐过渡到手指训练。

资讯推荐

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十大误...

  中风偏瘫后,病人很痛苦,家属受拖累。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可以让患者得到相应的恢复。然而在训练中,我们发现偏瘫...

新生儿颅脑超声及小儿腹部...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迅速发展,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其他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存活率有了明显的...

腰肌劳损患者需如何护理

  现在很多的人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很多的病症也是一直在跟着我们。腰椎病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

介绍一下腰椎病的自我治疗...

  引起腰椎病的原因很多,腰椎病的自我治疗方法也很多,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治疗腰椎病,关于腰椎...

腰椎病常见的自我治疗方法

  腰椎病的自我治疗方法有哪些?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其工作性质的不断变化,有很多的人因为长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