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之天灸疗法
乐山市中医院 2012-11-07
什么是天灸疗法?
天灸则是中医传统灸法火热灸的一种,又名为自灸、冷灸,也称“药物发泡”或“敷贴发泡”。该法选用某些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敷贴于人体的穴位,利用药物的刺激作用,引起穴位局部皮肤的充血,甚至起泡,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天灸包括三伏天天灸和三九天天灸,但是常见的为三伏天天灸。天灸疗法是具有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
有效治疗方法。具体做法是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部位贴上中药,以达到灸治效果的。但是常见的为三伏天天灸。
疗法由来
天灸疗法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南北朝,最早文字记载在南北朝(公元420—589年间),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也介绍了天灸疗法可以截疟,清初张璐《张氏医通》均较为系统介绍用天灸疗法治疗疟疾,哮喘等病,并取得比较满意疗效具体做法是,它是不用火,不用艾,系用几种中草药研成粉末贴于穴位上,而达到灸治效果的一种方法。
治疗哮喘的历史
文字记载是在初期张璐著《张氏医通》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防止哮喘复发,它是古代传统疗法。
选在“三伏”天贴药的原因
“三伏”是指三个农历节日,古医书载,伏日必是庚,庚属金,与肺相配,祖国医学认为,寒来暑往,时序变迁,对人体关系至大,《内经》提出,“春夏养阳”可以预防冬天疾病的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和体质虚弱易感冒者等都属于肺经范围的疾病。
同时,三伏天人体腠理疏松,气血畅通,药性易于深达脏腑,三伏灸乘其势而治疗,往往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疗法。
作用原理
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药物,可以提高药物效能,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是目前难治之症,病程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且易反复发作,正气虚时易诱发,所以,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病员要有耐心坚持治疗。各地天灸经验认为贴药年限长,次数多,则其疗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坚持多年“三伏”天贴药。
具体方法
选取细辛、白芥子等多味中药按比例研末,用姜汁调成膏状,用胶布将块状药膏贴于穴位上。每伏各贴药一次,贴于相应穴位,不同病症及不同伏日所取的穴位都有所不同。成人一般贴1-2小时,儿童贴半小时,贴药后皮肤有发热感,灼痛感,各人皮肤耐受情况不一样,但以能耐受为度。敷贴之后,一般人的局部皮肤都会有灼热和红润,如果穴位上的皮肤起泡,效果会更好,证明所贴药物已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饮食治...
1、营养治疗原则:减少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尿酸生成,促进体内尿酸的排泄。 2、食物的选择:限制...
高血压的饮食治疗
1、控制膳食总能量及增加体力活动。 膳食应做到营养平衡,在限制能量摄入的范围内,合理安排蛋...
冬病夏治之天灸疗法
什么是天灸疗法? 天灸则是中医传统灸法火热灸的一种,又名为自灸、冷灸,也称...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
中医膳食营养必须遵守“双四方针”:一是健康基石四句话:合理的膳食,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
中医膳食疗法的基本理论
中医饮食疗法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应用食物来防病治病 ,促进机体康复的一种疗法,简称食疗。中医饮食疗法与中...